大明新福王_0198 盐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198 盐改 (第2/2页)

高企,盐质不佳,私盐累禁不绝。新办法就是官府组织或委托运输,将盐运到目的地后官府对外发售,百斤每斤加十文钱,五十斤加十一文钱。

    不过效果怎样不好说,先以京城为试点,好才向各地推行。而且为了各地积极性,盐税与其它各税今后与地方分成。

    ‘那么原来的盐引怎么办?‘

    ‘如改革顺利可以逐渐少发,直到停止。如此可以将积存盐引消耗掉,到最后还有只要合法可以在各地免税取同等盐的。‘

    ‘这一来此时cao持此业者何为?‘

    ‘从业者可以为官府运盐,也可以转而转向运输业,零售业。‘

    此二问前者出于正当,后者隐喻与民争利意思。可常洵对这二问都给予处理办法,只是后一句话有点故意曲解一些,只回答了现盐业的雇工之类人的出路,而没有回答那些老板该怎么办。

    ‘这这这、、这怕不妥吧!‘

    ‘正是担心有所不妥或考虑不周全,才在京城试点。试点确实行不通可以不改,可以停了,有什么不足可以修改后推广呀!这叫摸着石头过河,今后任何改革都会先在小范围内试验,试验出经验成熟了再推开,这办法怎么样?‘

    常洵的回答让人不满意,可没有人再用与民争利之词来反对盐政改革。因为盐税现在一斤收十文左右,盐改后没有多收还与地方分成,这对地方官有好处。

    所以想反对的人只能用不妥、躁急、造成一部分人无业等词反对。对此常洵的回答乃是小范围内试点,有什么不妥修改容易,真是先天不足这法停了也可以。

    话到这里再无官员敢再提这个题目,油盐不进恐吓不听怎么办呢。于是大家下面就讨论官员们汇报各自碰上的事,或已呈文上的几件事怎么处理有决论后散去。

    等他们上街京报果然已经刊登了在京城进行盐政改革的好消息,因为在报纸上不仅登了盐改的消息,上面登了盐改的政策条文,登了二月一日正式开始,登了官盐批发站地址,更关键在于登了任何人都可以购买,完税价只要二十文。

    一看报纸上的内容那些官员就知道盐政改革他们反对不了啦!因为这时京城盐价还算低的也要三十多文,虽说这里有暴利在,可是盐商运到京城城本也在二十文偏上一些。

    为什么如此乃是有了盐引仍然不能少了各方打点,加上运输、仓储成本不及常洵。这方面有管理与规模、运输方式等问题,也有护卫支出与一路上打点等原因。

    总而言之还亏得不少‘私盐‘充入拉低了均价,不然盐到京城会超过二十五文的。至于私盐只是不必用盐引的盐,产地在同一地各方面串通了逃税私人捞而已。

    因此常洵盐改开出这样的批发价让与盐业有关的官员看不懂了,因为这盐改对零售商没什么大损失,损失最大的就是凭盐引运销的大盐商。

    而且他们的资金足、关系广,可是这关系广全凭金钱维系,盐业巨额暴利都是这些人分润了,盐商出了名可是总额的大头并不为他们所有,而是各种打点。

    所以他们对常洵开出的批发价真是看不懂,认为他有可能先忍痛少收一些以后再涨价。而这是很简单的,因为税上让五文就差不多了。

    这样做朝廷还不会少收入了,因为这时真假私盐占了三分之二,如大明将这些私盐挤空九成,朝廷盐税降到五文也仍然可以多收上百万两。

    因此常洵的盐政改革尝到甜头就再不可能重新用盐引了,且此时先低一些后面涨一点就可以让大明收更多盐税。

    且这不比税监矿监各处胡作非为,即便是降五文盐价老百姓怎么会反对。所以这事他们讨论之后觉得事大了,又没什么好办法阻止啊!连官员也并非人人在这里有利益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