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童养夫十六 (第1/2页)
从宋徽宗到清咸丰皇帝为止,妈祖受各代皇帝褒封多次,由“夫人”、“妃”、“天妃”,直至“天后”。 宋朝 宣和五年1123年,宋徽宗赐“顺济庙额”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宋高宗封“灵惠夫人” 绍兴三十年1160年,宋高宗加封“灵惠昭应夫人” 乾道二年1166年,宋孝宗封“灵惠昭应崇福夫人” 淳熙十二年1184年,宋孝宗封“灵慈昭应崇福善利夫人” 绍熙三年1192年,宋光宗诏封“灵惠妃” 庆元四年1198年,宋宁宗封“慈惠夫人” 嘉定元年1208年,宋宁宗封“显卫” 嘉定十年1217年,宋宁宗封“灵惠助顺显卫英烈妃” 嘉熙三年1239年,宋理宗封“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妃” 宝祐二年1254年,宋理宗封“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协正妃” 宝祐四年1256年,宋理宗封“灵惠协正嘉应慈济妃” 开庆元年1259年,宋理宗封“显济妃” 景定三年1262年,宋理宗封“灵惠显济嘉应善庆妃” 元朝 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世祖封“护国明著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 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世祖封“护国明著天妃”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世祖封“护国显佑明著天妃” 大德三年1299年,元成宗封“辅圣庇民明著天妃” 延佑元年1314年,元仁宗加封“护国庇民广济明著天妃” 天历二年1329年,元文宗封“护国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 至正十四年1354年,元惠宗(元顺帝)封“辅国护圣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 明朝 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封“昭孝纯正孚济感应圣妃” 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清朝 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圣祖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上圣母”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圣祖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 乾隆二年1737年,清高宗封“妙灵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天后” 嘉庆五年1814年,清仁宗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祐天后” 道光十九年1839年,清宣宗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祜安澜利运泽覃海宇天后” 咸丰七年1857年,清文宗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諴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祜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道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之神” 妈祖显灵传说之一:甘泉济师 据记载康熙二十一年十月,清军水师提督施琅奉旨率三万水兵驻扎平海,等待乘风东渡台湾。当时正遇到干旱,军中缺水。平海天后宫旁有一被填废井,施琅命令挖掘,并暗向妈祖祈祷,井挖好后泉水甘口,解了老百姓、兵士用水之难,泉水从此不竭。施琅以为这是神赐甘泉济师,亲书“师泉”二字,此井至今仍存。 妈祖显灵传说之二:佑助收艇 传说康熙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夜,施琅第一次率兵渡海攻打台澎,因缺风船行很慢,施琅下令回航平海。不久,忽起大风,战舰上小艇被风刮下海,不知去向。第二天风停息后,命令出海寻找小艇,均安然停在湄洲湾中,艇上人报告说:昨夜波浪中见船头有灯光,似人揽艇,是天妃默佑之功。施琅大为感动,命令整修平海天后宫,重塑妈祖神像,捐重金建梳妆楼、朝天阁,并请回妈祖神像一尊奉祀在船上。 妈祖显灵传说之三:澎湖助战 传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第二次率兵东渡攻打澎湖,军中士兵感到神妃在左右助战,个个英勇向前,千总刘春梦天妃告之二十一日必克澎湖,七月必克台湾。后来清兵强攻澎湖七昼夜,并台湾统一。当时清兵出战攻澎之日,妈祖派千里眼、顺风耳二神将助战,即妈祖“澎湖助战”的神话故事。 妈祖显灵传说之四:托梦建庙 传说宋绍兴二十七年秋(1157年),莆田城东五里处的白湖这个地方,有章氏、邵氏二族人共梦神指地立庙,随后验其地果然是吉地,于是建庙,第二年庙建成。宋绍兴三十年,海寇侵扰,百姓到庙里祈祷,忽然狂风大作,海浪滔天,敌畏惧而退。后来又来侵犯,再次显灵威,很多敌寇被官军擒获。 妈祖显灵传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