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芬芳_花子赵一 三十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花子赵一 三十一 (第2/2页)

(指玉林琇)来祝四十,朕决候他不得矣。”他已自觉骨瘦如柴,体力不支,难以“挨得长久”到四十岁,顶多勉强可以活到三十。现在董鄂妃崩后,他的精神支柱已轰然坍塌,已觉不久于人世,再也无力支撑这座辉煌的帝国大厦了。大概是他不希望最宠幸的太监在他身后伏法,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他安排吴良辅出家为僧。这天他亲临悯忠寺观看吴良辅出家仪式。归来的当晚即染上天花,发起高烧来。他预感病体沉重,势将不支,初六日深夜急召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及原内阁学士麻勒吉入养心殿,口授遗诏。王熙、麻勒吉二人退至乾清门下西围屏内,以初七一天的时间撰拟。“凡三次进览,三蒙钦定,日入时始定。”当夜,年仅二十四岁的青年天子便与世长辞了。福临晏驾后,麻勒吉及侍卫贾卜嘉二人“捧诏奏知皇太后,即宣示诸王贝勒贝子公大臣侍卫等”。遗诏立八岁的皇三子玄烨为皇太子,继帝位,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遗诏实为罪己诏,共罗列十四条罪过,主要是未能遵守祖制渐染汉俗,重用汉官致使满臣无心任事,几乎完全否定了他自己一生中最有光彩的政绩。至于这是否福临本意,即这十四条是否福临过目批准的已无从知晓。但却留给了后世之疑:遗诏公布前先“奏知皇太后”;遗诏的主要起草者王熙事后对此守口如瓶:“一不以语子弟,世遂莫得而传。”“面奉凭几之言有事关国家大计,与诸大臣再三密议而后决者,公终身不以语人,虽子弟莫得而传也。”因此,人们有理由说“遗诏本出太后(福临生母博尔济吉特氏)授意,实为母责其子之言”。但不论怎么说,福临一死,他便被彻底否定了。

    福临崩后,梓宫厝于景山寿皇殿。四月十七日,由再次进京的茆溪行森秉炬,举行火化仪式。茆溪森的偈语云:“释迦涅盘,人天齐悟,先帝火化,更进一步。大众会么?寿皇殿前,官马大路。”火化后宝宫(骨灰罐)安葬于遵化马兰峪,是为孝陵。庙号世祖,谥号章皇帝,后世累有尊谥,至乾隆元年尊谥加为二十二字: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后妃:

    皇后:

    废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生卒年不详。孝庄文皇后侄女。

    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镇国公后封贝勒绰尔济之女。生于崇德六年(1641)辛巳十月初三日。曰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废后的堂侄女;雍正、乾隆累加谥。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都统佟图赖之女。生于崇德五年庚辰。曰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文育圣章皇后。皇三子玄烨(康熙帝)一子;雍正、乾隆累加谥。

    孝献皇后:董鄂氏内大臣鄂硕之女生于崇德四年(1639);顺治十七年八月壬寅八月十九日谥曰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皇四子(和硕荣亲王),三月而殇抚远大将军费扬古之姊。

    妃:

    恭靖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浩齐特部额尔德尼郡王博罗特之女二十八年己巳四月初二日薨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尊为皇考恭靖妃

    端顺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阿霸垓部一等台吉布达希布之女四十八年己丑六月二十六日薨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尊为皇考端顺妃

    淑惠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镇国公后封贝勒绰尔济之女五十二年癸巳十月三十日薨,年七十余孝惠章皇后之妹

    宁悫妃董鄂氏长史喀济海之女三十三年甲戌六月二十一日薨爱新觉罗·福全(裕宪亲王)

    悼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和硕达尔汗亲王曼殊锡礼之女顺治十五年(1658年)三月初五薨废后的堂妹;追封为悼妃

    贞妃:董鄂氏轻车都尉一等阿达哈哈番巴度之女顺治十八年辛丑正月初七日以身殉世祖死孝献皇后之族妹

    恪妃石氏吏部侍郎石申之女康熙六年丁未十一月二十日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