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6 章 家事国事 (第2/2页)
尤氏姐妹还没按下去,在身边又出了一个想出头的。 “你多什么嘴?赶快去问问前边的管家,今天的帐簿子怎么还没到?”莺儿没好气的说道。 外边的莺哥不情愿的声音传来,“这种事怎么都是我?你怎么不去啊?” 虽然满口的抱怨,但是莺哥还是离开了。 听到莺哥离开,莺儿才接着说道:“奶奶,这也没办法,谁让咱们大爷越来越出彩呢?” 薛宝钗想了一下。 贾瑞现在在朝廷中也是有名的大佬了,位高权重,不知道有多少女子盯着贾瑞呢。 这种事情挡是挡不住的,而且堵不如疏,干脆自己也想办法,找一个姐妹,帮衬着自己。 这样一来,自己在府里也多个帮手,也能够分润贾瑞的宠爱。 虽然自己是侯爵夫人,地位不会被动摇。 但是孤枕难眠的日子也不好受,想一想荣国府中的王夫人,表面上是那样的风光,可是暗地里谁知道,多少的夜晚,她都是在佛堂之中数着佛豆过来的。 自己可不能学王夫人。 “我听说宝琴和梅翰林有亲事。” 莺儿想了一下,然后说道:“恍恍惚惚的听说过,不过后来就没消息了。” “你派人打听一下,要是真有这么回事,你去梅翰林府上打个招呼,就说这件事罢了。” “奶奶的意思是?” “宝琴他们家和我一样,没有了父亲,家里也只有一个哥哥,家里也没什么门路,我想着干脆把她接到府里来,我也能就近照顾。” 莺儿听了之后眼睛也是一亮,她也明白了薛宝钗的意思。
这是想把薛宝琴招到京里来,送到贾瑞的床上之后,姐妹俩共侍一夫,和尤氏姐妹等人抗衡。 虽然尤氏姐妹现在身份低微,并不放在薛宝钗的眼里,但是随着时间长了,保不齐这两姐妹就生下儿子了。 到了那时,自己儿子贾萱,可就有竞争对手了。 因此干脆把薛宝琴也招到身旁,到时候薛宝琴要有了孩子也是贾萱的一个助力。 “还是奶奶你想的周到,我这就去梅翰林府上。” 薛宝钗笑了笑,接着说道:“你这么去说人家怎么答应你?” “那奶奶的意思是……?” “你和梅翰林说,如果他答应退了亲事,我让老爷给吏部打招呼,放他一任知府。” 这是薛宝钗给梅家的条件。 “明白了。” 莺儿点了点头,便低头退了出去。 不说,薛宝钗这商量怎么对付尤氏姐妹,以及他们将来的孩子,再说贾瑞来到了龙首宫,照例给太上皇批奏折。 本来都是些平常或者有成利的事情,突然有一份奏折让贾瑞皱眉。 这是一封给江南甄家老太太,请封的奏折。 江南的甄家在南方可是声名赫赫,他们家的老太太也是当老祖宗一样供着。 可是,由于这位老太太的丈夫并没有什么好的出身,现在他们的富贵全靠着儿子。 按照道理,母凭子贵,现在也能有个诰命,但是也就是四五品的样子。 这主要是由于甄家的当家人,虽然权势不小,掌控着半个江南的谍报以及江宁织造。 但是权重而位卑,品级上也就是个五品。 可是,这份礼部送过来的奏折,竟然请求册封这位老太太为一诰命夫人。 这可是大大的违制。 按照常理,这种奏折应该马上就驳回的。 可是现在宫中还有一位甄太妃,这位原先可是太上皇的宠妃,也是这位老太太的女儿。 因此贾瑞有些拿不定主意,干脆这种事还是抛给太上皇吧,让他老人家头疼,省得自己惹麻烦。 想到这里的贾瑞,就拿起了奏折,小心翼翼的来到太上皇的身边。 “禀太上皇,有件事臣拿不定主意,还请太上皇御览。” 太上皇放下了闲书,喝了口茶,这才慢悠悠的结果奏折来看了一遍。 “你认为该怎么办?” 太上皇没有立刻拿主意,反而是问起贾瑞来了。 贾瑞哪知道怎么办? 但是太上皇已经问话了,他好歹得给个答案。 “臣认为,此事与祖制不合,应该立刻驳回。” 太上皇轻轻的放下奏折,眼睛看着窗外想了一会儿,然后说道: “当年甄嬷嬷一直在身边伺候朕,可以说是看着朕长大的,只不过由于她丈夫不盯事儿,没有立过功,一直委屈了她,现在老了老了,不想死了以后掉面子,向朕求个诰命,朕难道还能够驳她吗?” 原来,太上皇一眼就看出了这份奏折的前因后果。 “传旨吧,特旨,封其为一品诰命夫人。” “是,臣明白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