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 215 章 推波助澜 (第1/2页)
第217章推波助澜 原来甘肃的事情闹得不小,甚至隐隐约约的牵扯到了其他几件类似的事情。 这么大的事情,自然要上边一个大佬来顶缸。 不然的话无法向天下臣民交代。 毕竟一省的巡抚,竟然敢冒天下的大不韪,谎报灾情,不但贪了一年的税收,还向朝廷要几百万担粮食。 这已经是捅破天了,要是朝廷不严惩的话,将来要是别的地方有样学样,那朝廷还有什么威严? 可是,需要哪个大学士顶缸,可就有些不好办了。 要说起来,现在三位大学士,两位是原先犯过错被太上皇勉强留任,另外一个刚升上来的是沈坚,是个新锐势力,也是太上皇的心腹。 在这种情况之下,太上皇应该不会让自己的心腹出来顶缸,那么就只能是两位大学士了。 可是,甘肃巡抚钱程又是太上皇的这位新腹沈坚的人。 这要是因为钱程而处置了别的大学士,下边的人也不服。 现在的沈坚几乎天天的在府里骂娘,钱程这个家伙你自己贪钱不要紧,怎么把皇帝给拉进来了? 而且,这一回沈坚明显就是被推出来当替罪羊的。 现在就该太上皇抉择了,到底是在保沈坚,还是要保皇帝? 太上皇迟疑了好长时间,脸都憋得通红,最后终于是咬牙了。 贾瑞装成吓得不轻的样子,赶紧从奏折之中翻了半天,将所有弹劾沈坚的奏折全部拿了出来。 不过,贾瑞还是装成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的样子,拿起一本奏折来批改。 “沈坚贪赃枉法,但念其多年来的功劳,去大学士之职,回乡修养。” 至于剩下弹劾其他两个大学士的奏折,贾瑞根本就没有拿出来。 “怎么了?把你吓成这样?” 虽然沈文策心里有些糊涂,但是看着贾瑞斩钉截铁的样子,应该不是说错了话。 同时还联络自己的门生故吏,开始在朝堂之上给自己造势。 太上皇最后还是选择了保全皇帝。 很快,圣旨写就。 贾瑞赶紧的回道:“启禀陛下,今天突然有很多大臣弹劾大学士沈坚,臣不敢决断,请太上皇御览。” 说着,就把奏折堆到了太上皇面前的桌子上。 可是贾瑞却不准备这么干。 因此太上皇为了江山社稷,只能咬着牙保全皇帝,不能让他身上有污点,否则将来自己走了,皇帝就是执掌天下,他也没有底气。 由此可见沈坚当了大学士之后,已经膨胀了,没把自己放在眼里。 别说是比六部尚书了,就是比一般的六部主事都要差。 三个人看到圣旨互相看了看,眼神中都有忐忑。 如果是在年轻的时候,根本就不会出现这种纰漏,自己早就在大臣们议论纷纷前,就已经把事情处理妥当。 “回去之后,联络自己的人上奏折,弹劾沈坚。” 整个天下的政令几乎都是从这里流向外边,然后在整个帝国实行。 贾瑞心念一转,就明白沈文策已经动手了。 “回太上皇,朝堂之上已经闹了很长时间了,很多大臣以及翰林院的学士,其实早早的就开始议论这件事情,今天这么多弹劾沈大人的奏折,应该是他们达成了共识。” 虽然比较困难,因为贾瑞还兼着京营节度使呢! 沈文策有些糊涂,沈坚沈大人不是和自己的大腿――贾瑞,是同为太上皇心腹吗?怎么他们两个人斗起来了。 贾瑞自然明白太上皇的意思,赶紧捧了身子恭身退出了龙首宫。 本来想着把义忠郡王推出去,刺激皇帝,让他安分一些,结果反而皇帝更加肆无忌惮了。 三位大学生看到贾瑞来了,也都放下手中的笔,笑着和贾瑞打招呼。 在门口守着的小太监接到贾瑞来了,赶紧上前殷勤的给贾瑞打千行礼。 贾瑞现在一门心思就是在太上皇活着的时候将自己的权力扩大,只有这样等到太上皇死了之后,他才能够凭借着这些攒下来的本钱,和未来的皇帝争斗。 “回贾大人,三位大学生都在。” 沈坚这家伙在上一次推举吏部尚书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和自己打招呼,要不是太上皇问自己的意见,吏部尚书这个职位就和自己没关系了。 至于说这一回贾瑞胳膊肘往外拐,调炮往里揍,可谁又知道呢? 贾瑞迈着四方步,慢慢的来到了乾清门旁边的一排房子前。 可是皇帝虽然不受太上皇待见,但也是他们明面上的主子,为了给天下人的交代,只能推出来沈坚当替罪羊,以平息悠悠众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