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汉高祖,竟然穿越宋高宗?_第2章 大宋张太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章 大宋张太尉 (第2/2页)

封了。

    照着之前商量出来的结果,韩世忠在楚州,先取淮阴、涟水,再夺海州;杨沂中在盱眙,取泗州入宿州;赵密在濠州,取灵璧、泗县,配合杨沂中一起夺宿州。

    至于再西边点儿的张太尉,要以最快的时间拿下河对面的寿州,再取亳州,等杨、赵二人汇合后,三军齐上归德府……

    最后,再和其他人在开封相见。

    这样,便是计划中背盟能取得的,最大的好处了。

    比起其他人来说,张俊的担子要松得多。

    毕竟两边都有人看着,随时都能照应,而且那亳州之前王德便已经取过了,现在做好了准备,再取一次,又有什么问题?

    所以,大家并不能理解张太尉的这般谨慎……说是谨慎,简直是有些懦弱了。

    张俊轻轻叹了口气:

    “老子当然也知道,夺那寿州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但某自幼从军,三十年间大小战事何止千百?”

    “唯独此战,是必须要胜的。”

    “大家都知道,战场上的事儿,谁他娘的能够说得清楚?不做好万全准备,不登上那寿州城头,老子实在是,实在是连饭都吃不下去。”

    王德只知道,临安最近几月发生了不少大事。

    且不说他也收到了秦相爷的一块rou……本来天气就热,内侍把那玩意儿送来的时候,差点没把王德给恶心吐了。

    再说赵官家改了性子,又杀文官又杀金使……作为这一切的经历者,张太尉说不准也是从鬼门关前爬出来的。

    如今这副模样,怕是被皇帝给吓了个不轻。

    尽量让自己语气温和一些,王夜叉轻声道:

    “元帅莫要忧虑,有我父子三人……还有诸军统制在,定不会让您丢了脑袋。”

    这人没念过书,说话也稍显直接了些。

    张俊微微一愣:“老子为啥要丢脑袋?”

    “既然不是性命攸关的事儿,您又何必言此战必须要胜,又何必如此担忧?”

    张俊闻言,脑中不断闪过一些画面,顿时只觉得鼻头一酸,差点就掉下泪了。

    “子华却是不知,某,某……”

    他说得断断续续,但大伙儿还是听了个明白。

    原来,张太尉在临安城中,被人给辱了,受了不少的气儿。

    出来临安的前些日子,诸将众臣每日议事,大伙儿都是有不少的计策、不少的话要说。

    唯独他张俊……且不说比岳飞韩世忠,就算是比起自己手底下的两个,杨沂中与刘錡,南渡以后的战绩属他最差。

    加上上次岳飞北伐,三线作战全胜,唯独他送给了完颜兀术一场大胜,才显得金国四太子没有那么愚笨。

    反正他身为堂堂太尉,正儿八经领的枢密使之职,西军精锐种家军出身,打了三十年的仗……

    议论军事的时候,官家竟然把自己给当成了透明!

    你能懂,那种大伙儿前脚热火朝天的议论着,后脚他一到了,这个场面就冷下去的那种尴尬吗?

    这种明显的霸凌、冷暴力,比指着他的鼻头来骂,还要让他难过一些。

    加上在灵隐寺,遇到了那个阴阳怪气的种家姑娘,张太尉被她嘲讽得差点就自尽了。

    于是那夜在灵隐寺,他便在那大雄宝殿里,一边替皇帝烤着rou,一边暗自发下毒誓。

    此次北伐,他张俊一定要是第一个取到捷报的人!

    他不是想要证明什么,他只是想要告诉众人,特别是岳飞家的那个小崽子,每次看自己都像看个弱智一样,

    他才是大宋军中的第一人。

    大伙儿见了张太尉越说越激动,整个人都差点站到桌子上去了,心里头怪怪的。

    都说世间没有什么感同身受,他们也并不能体会到张俊的心酸。

    随着一个亲兵跑了进来,扯着嗓子喊道:

    “元……元帅,陛下来啦!”

    只听‘轰隆’一声,张俊整个人都掉到了桌子下去。

    最新网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