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讨价还价 (第3/4页)
来得及时,点醒了朕,这才避免朕犯下大错。” 老公主本来就亮的眸子,现在愈发的亮了起来,她轻轻的抽出一只手,又轻轻地拍打着皇帝的手背: “浪子回头尚且金不换,放下屠刀尚能立地成佛,九哥儿醒悟得早,是赵家和大宋的幸事。” “倒是我适才说话少了许多礼节,九哥儿莫要怪罪于我才是。” “谢您还来不及,哪里谈得上怪罪……” 刘邦笑得暖极了,若是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的人,见了这个景象,怎么说也得当成是一副温馨的天伦模样。 又见皇帝与她拉了好一会儿的家长里短,一会儿问她吃得如何,一会儿又问她睡得如何,若不是极力的克制住了自己,刘邦恨不得给她说段姻缘……比如说辛次膺,人虽然年纪大了,但在这位面前,也要比她年轻了三十好几岁,是个正经的五十岁大小伙子,也确确实实的是个年轻后生,还那么巧,一个死了老公,一个死了媳妇儿。 辛府尹见皇帝盯了眼自己,立马就头皮发麻,浑身都不自在,却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这大哥儿……” 老公主毕竟是个贵族,还是正儿八经的、活了快小一百岁的贵族,从范仲淹到秦桧,什么人没有遇过,什么事没有见过,老则老矣,脑子却是清晰得很。 皇帝之所以想置他大哥于死地,说好听些是帝王心事,说不好听些便是度量太小,容不得人罢了……这位再怎么说也在北边过了那么些年,再有不对,也不是取他性命的理由。 所以,她便朝着刘邦道: “江山不容二主,这件事儿我晓得的,大哥儿也是晓得的,只是他素来是个淡雅的性子,此番能活着回来已经是万幸,哪里敢去多想其他。” “如此,倒不如让他跟着我去临海,每日诵诵佛经,也好为九哥儿、为大宋万民祈福。” 说到佛经……有唐人诗说‘南朝四百八十寺’,这个数量到了现今个,确实已不再是个虚数,甚至江南各地加起来,这个数目还只多不少。 一日光是不经账簿、不过税收的香火钱,便已经是个惊人的数了,而这里头的大半,仍是归了钱氏。 没办法,那建寺的地基本上全都是人钱家的,钱家人不抽点水,倒是不正常了。 刘邦低头看着赵桓,后者哪里还有敢与他对视的勇气,只是把脑袋偏到了一边,他很想说些脏话,但终究还是忍了下去。 他今日闹出了这么大的阵仗,不但没有吐气,反而就这么算了的话,无疑是在百姓面前丢了许多的面子。 不过……说实在的,比这更憋屈的时候他都经历过,明知道人家要杀自己还得舔着脸去陪酒陪饭,虽然做了皇帝,许多事情已经不用再忍了。 可真是要忍下去的话,也不是不行。 “您既然开了口,那朕自然是无所不从,不过朕也有一件事儿,需要您来帮帮忙。” 老公主眼带着笑意:“官家何言帮忙,您的要求,我和钱家上下,都是在所不辞的。” “嗯,”刘邦点了点头,“北伐是国策,宋金两国再无禳和的可能,可是您也知道,这打仗打的就是个钱,那神臂弓一发出去,便有一百钱不见了。” “不瞒你说,朕每日睁眼的第一件事儿,便是想着还剩多少钱,闭眼前的第一件事儿,也是想着今日花了多少钱。” “想来想去,人都憔悴了许多。” 从他开口,老公主其实已经猜测到了他的想法,这北伐到现在,钱家确实是还没有出过血。 但对于她的几个儿子来说,皇帝北伐,钱家就已经是出了最大的血了。 毕竟再没有人比他们的船多,也再没有人比他们受到的影响更大。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钱能解决的事儿,那便不是甚么大事。
老公主微微颔首: “此乃分内之事,当年吴越王留下治家十训,便有一条说的是‘莫爱财、毋图安’,钱氏累积,皆因为大宋所得,官家想要,尽可自取。” 她这么大方,反而让刘邦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 “倒也用不了多少,随便给个千八百万的银子就可。” 老公主虽老,但听了这话,脸上的皮rou也好似恢复了生机, 开始变得抽搐起来。 一千万两银子,那便是一百万两黄金。 钱氏再有钱,若真是照着这位皇帝的话儿说了,那也得去讨饭去。 这是个什么概念,这么说吧,一万钱等于十贯钱等于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可以买一个漂亮的姑娘为你端茶倒水,还能为你生儿子。 这些钱,足够买下一百万个如花似玉的俏美人了。 让她们披上甲去杀敌的话,累也累死金人了。 她被噎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 “九哥儿真是说笑了……千八百万两银子得去求财神爷才行……这样吧,十万两银子,这些钱我还是能做得了主的。” “一言为定!” 刘邦不是个何不食rou糜的人,当然知道这些钱意味着什么。 那一千万两银子本就是开出来让她还价的,虽然还得有些离谱,但谁让他喊得更离谱呢。 一边听着的赵桓见老九总算是松了口,自己的性命终于是保了下来,一时间心里头感慨万千,本来吓回去的眼泪,又流了出来。 刘邦见了,心里头好不厌烦,却仍是拉着他的手道: “你这般模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朕把你怎么着了呢。” “陛下……” “来,给朕笑一个。” 赵桓赶忙把眼泪擦干,终于是挤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来。 “不够,不够喜庆。” 刘邦摇了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