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汉高祖,竟然穿越宋高宗?_第49章 条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章 条件 (第2/3页)

   只见那当中的一个朝着另一个商量道:

    “这鱼确实是不能久放……要不然……”

    另一个眉头紧蹙:“这不是什么小事儿,还得通报一声才是。”

    说着,这人便嘱咐渔夫道:

    “你且在此莫要走动。”

    便转身离去了。

    渔夫感恩戴德作揖不止,他又不识得什么字,压根就没把这些人给当做金人。

    不多时,那堆人里头来了个圆头圆脸圆身的人,富贵之相就不必多说了,圆润的让人感觉这一看就是个好说话的主。若是此时随便来个官员,立马便能识破他的身份。

    这不是昔日秦府的大管家秦大爷,又是何人!

    这胖子已经在好几处地方置办好了宅子,婆娘也说了好几个,上个月才知道家中的小妾怀上了,最近正是喜事当头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春风得意的模样。

    他面对着渔夫毫无架子,人家朝着他作一个揖,他立马就要还上一个,这般姿态,确实是让这渔夫也有些迷糊了起来。

    就算咱大宋的军队,也没有这般客气的时候啊!

    吩咐着几人又仔细地查探了一下鱼筐,确认没有什么可疑的东西之后,秦大……现在他叫刘大了,刘大又好生地盘问了一番,见这人虽然胆小,可言语之间未露丝毫的破绽,他心里头便已经有了计较。

    “这样吧,你这鱼就当卖给我们了,多少钱你说个数,定当不会亏了你的生意。”

    “临安城围不了多久的,最多两三日而已,到时候你再来,便能够正常的出入了。”

    越是好说话的人,便越容易让人多说话,这也许是得寸进尺,也许是蹬鼻子上脸,但不管怎么说,人性如此。

    这些人露出来的种种,渔夫的早已把他们给当做了自己人,胆子也大上了许多,虽然这样确实是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可大宋那么多经商的,往来不就讲究一个‘诚信’二字?

    若是今日应了这位将军的话,那他以后便再也别想与临安城的酒楼做生意了。

    这杀鸡取卵的事情,做不得,也不能去做,哪怕是这鱼烂了臭了,日后在淮南楼还能有个说辞,可若是转卖给了别的人,那这事儿的性质可就完全变了。

    “将军,这鱼是淮南楼早就定好了的,现在虽然未进临安城,可鱼已经归了那淮南楼,小人确实是做不得主。”

    “您若是喜欢,大可留个去处给小人,待下次来临安的时候,小人亲自挑几条大的,送到您府上去。”

    “那人要是没有了诚信,别说做生意了,连家门也出不得,还望将军可怜,行个方便。”

    刘大把双手插在腰间,像是捧起了自己的肚子,想了好一会儿……渔夫倒是方便了,可把他放入了城去,自己就会变得不方便了。

    又想到那位新主子的德行,这渔夫肯定是不能得罪的,可放他进去的话,也少不了被那位辱骂殴打……这位在秦府干了多年,给人印象都是八面玲珑的大管家,一时间竟然为难了起来。

    看了看不远处城头上的人影,刘大脑子和眼睛一起在转,终于还是让他给想到了个办法。

    “恰好城里头有人出来,这样,你把驴车一同给我,我先付你钱,再让那人替你把鱼送入城里去,如此便不折了你的口碑,也不为难了我的差事。”

    “这样,当属两全其美之法,你看如何?”

    渔夫思量了一会儿……自己再没有了别的选择,而且这位胖将军也没有理由来哄骗自己,顿了顿,便一跺脚道:

    “全凭将军做主。”

    “跟我来吧。”

    有着刘大带路,这渔夫这辈子便第一次在军队大营里窜了起来,这事儿若是回去说了,指不准有多少人要骂他吹牛。

    但此时他顾不得那么许多了,只是四处地望着,看什么都觉得新鲜,看什么都觉得新奇,又想到自己的生意做成,儿子就要娶妻生子,香火终究是没断在自己手上,心里头也难免快活了许多。

    等到了一座大营前,刘大便让他父子二人站住了,自己则是只身入了营去……周围都是穿甲带械的士兵,父子两个怯生生地站在门前,也不敢乱动,连喘气的声音都小了许多。

    “爹,这些人……好像真的不是咱大宋的兵。”

    何须他说,这些个士兵的打扮还有头发,全都不是汉人模样,特别路过的还有人在叽里咕噜的说着鸟语,渔夫心里头害怕,只是让儿子闭嘴:

    “别他娘的乱说话,就是咱大宋的兵!”

    “可是……”

    渔夫一巴掌便扇在了儿子的脑袋上,痛得小伙儿确实是噤了声。

    等刘大再出来的时候,他的身后跟着一个穿着绯色袍子的中年人……就他这打扮,最少也是个知府起步的官儿,刻在骨子里东西让父子两个的膝盖软了软,差点就跪了下去。

    刘大拉住了他们:“你们的鱼就由这人送去了,钱我给你,你把鱼交给我就成。”

    那人好似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一般,理也没理这两人,只是谄笑着看着刘大,用金国话儿与他交流了起来。

    “您这是什么意思,这两人又是什么情况?”

    这便是身兼重责而来金国大营商讨的退兵一事的,大宋孝慈渊圣皇帝赵桓了,毕竟是个读书人,又在金国待了这么多年,金人话汉人话,说起来已经是没什么区别的了。

    刘大虽然比他做金人的时间要长一些,但却长久待在宋国,而且刚才又不在营帐里,倒是没想到这人的金国话说得这么……

    地道。

    口音之纯正、发声之标准,若不是知道他的身份,刘大说不准就当真把他给当作了宋人。

    把来龙去脉与这位皇帝说了一遍过后,刘大从腰间掏出了一锭银子给了渔夫,后者感恩戴德,赶紧就去驴车上收拾自己的东西去了。

    赵桓有些尴尬:“您……要我去送鱼?”

    刘大一脸真诚的看着他:“不然呢?您不是要进城去,顺便的事情罢了。”

    “我……我不会赶驴!”

    渔夫凑了过来:“那倒是简单,这畜生和马一样,不过性子倔得很,多给它吃的,少给它鞭子就成。”

    “你……”

    孝慈渊圣皇帝无比嫌弃地看着这臭人,他隔得近了些,立马便有股子腥气入鼻。

    “你可知道我是谁!”

    渔夫知道他是个官儿,一时间有些语塞,但刘大却是不干了,一脚踹在了旁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