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汉高祖,竟然穿越宋高宗?_第50章 得寸进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章 得寸进尺 (第2/4页)


    苏尚书已经成为了无情的提线木偶,领了皇帝的令,又带上了一群禁军去了太学,很快便把大伙儿给请了过来。

    这些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听见苏符说:‘以后不用再做这些活计了’,个个都如蒙大赦一般,赶紧跑了过来。

    本来都已经快要习惯了的,可谁知道赵士程那个混球来给了他们希望,好日子还没过上几天,皇帝便急匆匆地赶回来了。

    大起大落得太快,很容易让人的精神出现问题,这里头的好多人,现在已经变得有些不太正常了。

    “你们也算是辛苦了,那太学后来又加盖了许多屋子,这件事儿,确实是朕也没有想到的。”

    大伙儿听见皇帝这么说,当真以为是日子混出头了,有激动,又有这大半年来的心酸,一时间连客气话儿也没说,全都洒起了泪来。

    “朕也知道,你们心头记恨着朕,有很多的人都不是真心替秦桧做事的,实在是逼不得已,这些朕都能理解。”

    “不过不怕,你们的苦日子,从今日起,便结束了。”

    “陛下……”

    王次翁后悔得很,当年上了秦桧的那艘贼船,大富大贵没有,过着的尽是朝不保夕的生活。

    如果能给他再来一次的机会的话,他一定要选择去做一个忠臣。

    一个忠君爱国、忠于社稷的忠臣。

    此时皇帝给了他们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许多人的眼泪变得更真心了起来,都是在心中暗自嘱咐自己,得了这次机会,一定要好生的报答赵官家。

    “你们之前尽是做些个损宋利金的事情,心里头估计也是没有把自己给当做宋人的。”

    “既然如此,那大家便去金国吧,那儿才是你们的国家,朕也不强留你们在这儿了。”

    说着,不等他们解释,大手一挥,给众人手上套了绳索,由赵桓一人牵着,便给领出了城去。

    这些人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不住地询问着孝慈渊圣皇帝,他本来就累得很,现在更是起了烦躁之意,只是没好气地把金人围城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他们要工匠百五十,诸位便是去凑上这个数的。”

    “可是……”勾龙如渊有些疑惑,“我等并非是什么工匠啊!”

    “是与不是,诸位说了算得吗?”

    赵桓难得在他们面前黑了脸:“在临安待着,继续做那些个下作的差事,还得担心什么时候就丢了性命。”

    “去了北地,诸位都是读过圣贤书的人,当知道金主爱才,只要真有本事,还怕过得不如南朝吗!”

    他见大家忽然沉默了起来,才发现自己用‘南朝’二字来形容起了宋国,一时间也觉得有些不妥,清了清嗓子:

    “反正情况就是这样,北地不一定尽坏,南地也不一定尽好,富贵皆由各位表现……言尽于此。”

    “只是若有机会到了那五国城,替我在先帝灵前跪拜一番,总算是我承了诸位的情了。”

    赵桓这差不多是掏心窝子的话了,众人本想着家人都在这南边,心里头难免生出些离别的愁意,又想到如这孝慈渊圣皇帝所言的那般,确实是有不少人都在金国取得了富贵荣华。

    杜充那般庸才尚且能被拜相,任得敬一介武夫尚能在西夏位极人臣,自己若是去了,不一定就逊色于这些人了。

    或喜或悲,复杂情绪涌上心头,又听见了赵桓的要求,他们这群人沉默了好一会儿,终是应了下来。

    把这些人领到了金国大营里,赵桓已经差不多是力竭了,只是希望着金人此番能够满足,别再提别的要求出来了。

    就算老九肯答应,他自己也是走不动了。

    这十几里路来回走,脚都被磨破了皮,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在营帐中,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可要真是这么好说话,那他们不就是白来了。

    秦三和秦大与这些人不少都打过交道,便没有露面,只是让人拿了名册去,确定对上之后,才把他们给圈在了空地上。

    “不许出来,否则杀无赦。”

    大伙儿此时安分极了,如听话的羊儿一般,当真就缩进了那圈子里。

    秦三看着这位赵家皇帝,他越是听话,秦三脸上的轻蔑之意便越显,赵桓已经习惯了那样的眼神,反正在金国,那些人都是这么瞧自己的。

    他只是问道:“如此,元帅可退军去否?”

    秦三摇了摇头,摇熄了赵桓心里头的那点儿希望,他很想发怒,可是努力了好久,却发现自己好像连发怒都给忘记了。

    他已经没有了生气与愤怒的本事了。

    “那……元帅还要什么?”

    秦三第一次从案前站起了身来,他看着这人,缓慢而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最后一个要求。

    “贵国皇太后从上京出来的时候,并未经过我主允许……这,算是逃跑。”

    “我家皇帝圣明,本来和议达成,也是要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