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章 三线溃败 (第2/3页)
若是换了大宋的百姓们,又哪里还能见得着一条生路! 也许是唇亡齿寒的悲哀感,也许是这惨绝人寰的惊吓感,但不论如何,那沉淀了十几年的‘辱’字又被翻了上来,连带着当年开封府时候的事情一起,来得更加的猛烈! 刘邦登上了嘉会门的城头,看着远处那高高的架子……天色黑,只能瞧个大概形状,至于有没有吊人上去,便再也看不清楚了。 张俊和王琪,赵鼎和胡铨,文武大臣们分站左右,大家伙儿一句话都不敢说,或许已经有人想到了什么,但在这个时候,谁也不敢继续深想下去。 因为这位赵官家,是真的会杀人的。 而且那位孝慈渊圣陛下……说实在的,这里头的人要么是徽宗皇帝时候的进士,要么是当今陛下时候的官员,那位毕竟只做了一年多的皇帝,用的人死的死老的老,投金的投金,压根就没多少人与他有什么感情。 他死了,屈辱是屈辱,但往好处去想,当今的官家,不是生龙活虎活得好好的嘛? 只是,若说宋国背盟,金人不想开战还有得谈的话,那么至此以后,就真真实实的,是没有了半分的退路了。 其实早就没有了,只不过那时候皇帝说的话许多人没太全信而已,毕竟这位陛下反复惯了,现在金人自己断了退路,总是不死不休的。 一直沉默着也不算是个事儿,赵鼎身为宰辅,这种事情自然是第一个出头来,他颔首道: “人死不能复生,官家还请节哀。” 百官跟着一起劝了起来:“官家还请节哀。” 就算是赵官家对他兄长没甚感情,可是他的亲娘毕竟也死了……这事儿不管是落在谁的身上,终归是不太好受的。 刘邦长长地出了口气:“还有活口吗?” 赵相爷和张太尉同时站出了身来,又立马互相谦让了起来。 不过这事儿毕竟是张俊退的敌,他也亲自去了那营中,终究还是他来说比较好一些。 赵鼎往后退了退,张俊心领神会,便回答道: “回禀官家,我等到那里的时候,除了孝慈渊圣皇帝……皇太后和那群官员的尸体以外,便只剩下了一人。” “嗯?”刘邦微微侧过身,“是谁?” 张太尉又把身子压得更低了些:“是林一飞……他站在一个绳所结成的圈子里,人已经是疯了。” “疯了?” “确实是疯了,说话不太清楚,只是一个劲儿的傻笑着,但谁要是靠近他一些,他便立马就拳脚相向,要把人给赶走。” 虽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不过刘邦还是想到了。 那秦府的两位昔日官家,该是念着与秦桧的旧交,这才在这里留了一手。 只是…… 要还情归要还情,这不干自己的事。 不能用自己的正事来施恩,这事儿不管是刘大还是秦三,做得都不地道。 他眉头皱了皱,现在这么多人都看着,也不好直接说什么,只能私下再去找那两人的麻烦了。 “林一飞本该早死,奈何朕一时仁慈。” “如今既然疯了,那便由他去吧,做事儿太绝了些,终是不好的。” 众人皆是称善,张太尉又接着道: “皇太后……她的遗体已经运回,官家这丧事……” “太后一心为国,至死也要守卫这临安百姓,便将她葬在钱塘江边即可。” “那孝慈渊圣……” 刘邦面无表情地看着张俊: “能确认被点了天灯的那个,就是赵桓了?” 张太尉心里头一惊,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急忙回话道: “未曾亲眼看到,但隔着老远的,许多人都瞧见了,其打扮确实是与孝慈渊圣皇帝一样的。” “那便做不得数了。” 他很快就做了决定:“未能亲眼相见,便不能直接就判断人家死了,毕竟也是皇帝,不能如此马虎,若是有个万一……终是不太吉利。” “官家,那……” “生死不明,待日后攻入了那上京去,亲自问问金人便知道了。” 皇帝说的有些道理,情况确实是这么一个情况,这般潦草的定了赵桓的生死,确实是反而显得有些心急了些。 又见官家当真连金人的下落都没问一句,隔得近一些的几个人,终是在心底藏了些怀疑。 不过这些个怀疑很快就被别的事情给压下去了,因为最近的军情在金兵撤退的时候已经传了进来,现在赵鼎一定要说给皇帝听才行。 赵相爷先是屏退了别的一些个官员,就留下了中书省和枢密院的几位,这城门上瞬间就空旷了不少。 又听见下面的百姓好似得到了消息,说是被烧死的那个不一定就是孝慈渊圣皇帝,大伙儿这才开始有些活了过来,虽然也死了皇太后,但气氛终是比先前要热烈了许多。 刘邦见赵鼎这副模样,就知道多半不是什么好事儿,但却没想到,竟然已经坏到了这个地步。 “左汉军吴璘部来报,十二月十八自秦州出兵,一月之内连下巩州、洮州、河州三地,本当继续先下原州再取凤翔,却,却被夏国贼将李察哥所袭!” 老子就知道! 刘邦一脚踢在了城墙上:“吴璘呢?损失了多少?” 赵鼎叹道:“左汉军被斩首三千余级,伤着过万,吴璘所得诸郡皆落入夏国之手,现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