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条件 (第3/3页)
大却是不干了,一脚踹在了旁边的草垛子上,轻轻地‘哼’了一声。
就这轻若蚊吟的一声,却让赵桓来了个活生生的变脸,问出‘你可知道我是谁’的底气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有温润如玉的模样。 “如此,那我便试试吧。” 刘大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轻轻摇了摇头。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但差距如此之大的,还是有些难以想象。 这前倨而后恭的模样,很难不让人发笑。 朝着他拱了拱手:“那便麻烦阁下了……事情已经商议好,阁下便早些回城去吧。” “把我们的消息传过去,也要记得,把鱼给送到。” 赵桓不住地点头,终是架着驴车,朝着临安城去了。 自从他出城之后,距离此时回去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这一个时辰里,除了赵鼎几人在不住地安抚着百姓们的情绪,刘邦便一直待在那嘉会门的城头。 摆了酒,设了宴,好似只是把小西湖上未尽的事情,拿到了这里来接着做罢了。 “比想象中还要快些。” 看着那从远处来的人影,虽然他去的时候是骑的马,但回来的时候换成了驴。 但刘邦还是一眼就把他给认了出来,只是心里头好奇,对面在搞什么花招,怎么还让他带了东西回来。 “大伙儿觉得,金人会开出什么样的价码来?” 皇帝忽然发问,众人皆是沉默了一番,老公主现在看起来和气了许多……她好像是一直都挺和气的,刘邦对她也没有太多别的想法。 换位思考对于他来说是个非常复杂的技能,但一个有钱还舍得为亲戚花钱的老妇人,他倒是还挺能理解接受的。 毕竟,自己也是她的亲戚。 杀鸡取卵做不得的道理,连一个渔夫都知道,他自然也是知道的。 钱氏一族,便是他的鸡。 “无非就是那些花样……毕竟是北蛮,要钱要女人要粮食,别的他们想不到,官家也是不愿意给的。” 刘邦看着她笑:“那倒是不一定。” 等赵桓入了城来,第一时间却没有上城门上来,而是赶着那驴车出去,把车交给了一个禁军,对那人嘱咐了好一阵子,才到了皇帝跟前。 “官家……” “那驴车里装的是什么?” “城外百信送进来的鱼,金……金贼施恩百姓,让臣替他们跑了这趟路。” 几个本来在下面忙活的大臣,见孝慈渊圣回来了,连忙跟着也上了城头,听了这位的话,各自脸上的表情都变得怪异了起来。 堂堂赵家皇帝,竟然…… 唉。 也许是之前这位陛下已经露过了下限,虽然都是恨铁不成钢,但众人尽然都接受了去。 “所以,”刘邦站起了身来,“你回来第一时间不来见朕,便是替那金人送鱼去了?” 赵桓一愣,赶紧就开始作揖起来。 他只想着别得罪了金人,一时间竟然连正经差事都给忘了! 刘邦是生气,不是生气这人先人后己,而是生气外边那些个狗日的分不清轻重……既然要演戏,那便要做真些才是。 如此潦草地放人进来,活活地闹成了儿戏。 他看着赵桓,没好气地说道: “说正事儿,他们要什么。” 孝慈渊圣皇帝不敢怠慢,连忙把刚才商量的事情说了出来: “金人要金十万两、银一百万两,还要绸缎一百万匹,城中所有的牛马,还有继续履行之前的和议,要求岳飞等人退回淮河以南,还有……” 这条件比当年开封被围的时候要好了许多,几乎只有当年的一成……在赵桓由己度人的看来,老九既然要人家退兵,断然是没有拒绝的道理的。 毕竟些个要求,已经算是金人仁慈了。 刘邦深深地吸了口气,看着一众大臣: “大家都听到了,这可如何是好?” 赵鼎现在是属于脑子不太清楚的,一方面他不认为金人能够到临安来,可是另一方面,他也实在是不知道官家从哪里找来的人。 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想法,赵鼎站身出来道: “汴京城的例子就在前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金人的要求勿需理会,待诸将援兵一到,其当自散而去。” 这不是刘邦想要的答案,所以他便看向了万俟卨: “你认为呢?” 万俟卨心头一紧……却知道是官家不满意赵相的回答,否则断然没有再问自己的道理。 答案就那两个,答应或者不答应,赵相爷排除了一个,那便只剩下一个了。 可是,这真是陛下的想法吗? 万俟卨顿了顿:“臣以为,赵相所言极是。” 不得罪宰相,也不出头,皇帝局算是想怪,也怪不到自己的身上来。 这小子比猴还精! 刘邦气极,只好问赵桓: “你来说。” 孝慈渊圣皇帝连想都没想:“臣以为,自然是可的,毕竟不动干戈,不伤人命,只花费点钱,实在是省心省力的法子。” “嗯……”皇帝终于点了点头,“只是这钱……” 赵鼎马上接话:“国库里没有的钱是为诸军准备的,若没了这钱,恐怕军中会乱。” “这也是哈。” 赵桓以为自己已经把到了老九的性子: “倒是不用动国库的,那城中的百姓们随意募上一些,不就够了!” “不可,那是百姓们的钱,若是这城里头也乱了的话,便是内忧外患了。” 刘邦一面拒绝,一面眼神不住地朝着老公主飘去。 后者轻轻一叹,终究是站起了身来。 “临安城里头没那么多,他们若愿意,我可以写个条子,让他们去别处去取。” “那可太不好意思啦!” 他看着老公主,终于有把她给当做亲人的感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