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4章 两头下注 (第3/3页)
r> 现在偏生哈迷蚩引荐的人,又是一个汉人。 所以完颜兀术并没有露出过多的热情来,甚至生出了几分冷漠: “若是谈论兵事,本王携千将而来,没有向一汉人下问的道理。” “若是谈论政事,那军师当带他去见皇帝,带到这里来作甚?汴京城中十万军马,没有一口多余的米饭留给闲人。” 哈迷蚩不以为忤:“既不谈兵事,也不谈政事。” “那,军师便不必引荐了。” 这蒙面老头儿在完颜兀术面前,全然没有旁人那般拘束,相反的,他看起来还非常的轻松。 “是臣下说得不够详细,应该说是既要谈兵事,也要谈政事。” “这位钱先生,正是江南钱家的人,元帅若是想不起来,当年承建上京会宁府的生意,便是他家做的。” 完颜阿骨打在二十七年前于会宁府建国反辽,后来对辽国作战连战连胜,将辽国财物掠夺之后,大肆兴建其首都,而那个时候,宋国的匠人们正在汴京为徽宗皇帝想办法造园子,女真人打仗可以,建房什么的,确实是不行。 如此,便有了钱家揽下了这笔大活儿的机会,哈迷蚩这么一说,完颜兀术当然也就记起来了,自个儿在会宁府的宅邸,就是这家人建的。 “那……” “钱先生是知道四太子忧心国事,独自领兵在这开封府,也没个解忧的人。” “他来……”“我来……” 钱家的人与哈迷蚩一同开口:“正是为四太子分忧的。” 完颜兀术已经隐隐感受到了什么,整个人豁然变得开朗了起来,脸上的横rou不住地抖动着: “却不知道这位先生,当如何为本王分忧?” 那人作了一揖道:“我姓钱,单名一个恺字,担不起四太子的先生。” “分忧这种话儿其实是夸张了一些,准确的来说,我是来替四太子进行犒赏之事的。” “毕竟打仗帮不得忙,别的也插不上手,只徒有些阿堵物,希望四太子勿要嫌弃才是。” 完颜兀术大手一摆:“本王不是个喜欢拐弯抹角的人,嫌不嫌弃的话,就看钱先生的诚意了。” 钱恺抿嘴而笑: “不多不多,粮草七千斤,猪羊各五百头,还有铜板……五十万贯。” 这般阔绰的手笔,让即使是这些个见惯了宋国富饶的人,仍是忍不住倒吸了口凉气。 宋辽《檀渊之盟》之前,真宗皇帝对负责谈判的曹利交待,‘只要不割地,能讲和,辽国就算要百万钱财,也可以答应。’ 寇准知道了这事儿,把曹利叫了过去道:“官家虽然有百万之约,但要是超过三十万,我就砍了你的脑袋!” 最后的条件,辽国求和同样心切,哪里敢狮子大开口,便是宋国每年向辽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绢合计三十万。 曹利就高兴啊,兴冲冲地回去交旨,请见的时候,真宗皇帝正在吃饭,便让内侍去问他的话,曹利洋洋自得的比划了三个手指,吓得内侍一跳,回去告诉真宗皇帝说:“三百万两。” 一年三百万,吓得真宗差点没当场背气过去,知道后来晓得才花了三十万,高兴得重赏了曹利。 是,大宋有钱,一直都有钱。 有钱到周围诸国在它的面前,无一不是一副乡下人、土包子的模样。 宋金联合攻辽的时候,约好把燕云十六州交还给宋,条件则是宋国把给辽国的岁币转给金国。 就这,完颜阿骨打当时也是卯着胆子提的,毕竟一来没见宋军出手,不知其底细。 二来,三十万,太多了,对于那时候的女真来说,太多太多了。 而如今,钱家人张口就给出了差不多是岁币一倍的数目出来…… 你说这些人,会是个什么样的想法? 完颜兀术同样不是傻子,一边高兴,一边问道: “钱先生的条件是什么?” 钱恺拱手:“两国海上之路已断,钱家许多生意都没了去处。” “自然是,想请四太子给条路,行个方便,咱们互相都很方便。” 断了海运的路,宋国只是少了一半的船赋,生意人只是少了一半的生意。 但不能往北,他们还能往南。 金国不一样,没了宋国,丝绸、茶叶、瓷器、书籍,再没了别的地方能够提供给他们,而这,恰好是朝中议和一派最大的凭仗,也是完颜兀术承受压力最大的来源。 如今,倒真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四太子想也没想,答应得很痛快。 各位九月安康,万事如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