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 信 (第1/2页)
我,汉高祖,竟然穿越宋高宗?风起临安第144章信却说那纥石烈志宁自开封府南下而来,沿着蔡河一路漂流,原本只用了一日,就到了蔡、涡两河的交汇处,与南朝赵皇帝相距不过几十里的地方。 此次是受了完颜兀术的授意,又深知南人最是讲究,规格什么的都与往年的正使一般,志宁充正使,另有两个副使,分别是金国皇帝的亲信、金国近侍局当班的内侍大兴国,以及大兴国的一个亲戚,金国现今的尚书省令史,与郭药师一样,都是辽东汉儿出身的李老僧。 虽然说金主完颜亶年幼,十六岁就登了大位,如今也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但好歹也是阿骨打的长孙,地位就摆在那里,完颜兀术虽然权势滔天,总领金国军政大权,可压根儿也没想过什么篡位的事情,或者说,这个到现在不过只有三个皇帝的国家,对于‘篡位’这个概念,还比较模糊。 所以完颜亶成年以后,便想着收回些权力,只要不是太过分的地方,完颜兀术是向来不管的,好比小皇帝自幼学于汉人韩昉,喜欢赋诗作文,喜欢雅歌儒服,甚至是亲自祭奠孔老夫子,禁止买卖贫民做奴这些个事情,完颜兀术就从来都没多过一句话儿,而这两个从上京来的人,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替小皇帝来监视自己的,这一点,金国四太子心里头清楚得很。 要说全然没有想法,那定然是不会的,毕竟自个儿拼死拼活的在外面,还不是只为了完颜家的这一家子人,但他也知道自个儿年纪大了,加上又有不少谋士劝说,四太子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这两人不存在便是,这次要来说议和的事情,这两个无论如何也是该跟着的,毕竟他们代表的是皇帝,而且…… 让他们亲眼看看,南蛮嚣张跋扈的态度,趁早叫小皇帝断了对汉人的念头,也终算是一件好事。 本来还以为赵皇帝会晾着自己这边一下,毕竟如今优势在宋国那边,他们就算嚣张一些,也不是不能理解的事情,但没想到只过去了半日,志宁他们就收到了赵皇帝的来信。 照着规矩,对于这位纥石烈家的人,又是四太子的女婿,还是此行的正使,大兴国与李老僧至少在表面上都是尊敬得很的,可是见他摊开了回信,只是粗略的看了一眼,眉头便皱了起来。 大兴国刚想问话,志宁便双手一揉,将那封信给揉做了一团子烂纸了。 “将军,这是何意?” “赵皇帝是如何说的?两国公函需得上报回会宁府保管,您这般行事,怕是唐突了些。” “这……不太妥当,信中如何,还请将军展信共阅之。” 志宁还是面无表情,如果说杨沂中是根木头的话,那他便像是一块石头了,他看着两人道: “赵皇帝问的是,我们能给出什么来……乞和。” “乞和?!” 大兴国重重地哼了一声,胡子被吹得乱飞: “和议一事乃是两国共利,那赵家皇帝打了几场胜仗,倒真是找不着北了!” 文人和武人的割裂一直都有,再加上有鸟儿和没鸟儿之间的区别,让大兴国的视野变得短了许多。 开战以来,他就身在汴京,脑子稍微转得过来的人都能察觉到目前的情况,唯独他,倒真是有些为天朝上国效力的高傲。 “既然四太子的意思是委曲求全,他要什么,咱们便答应什么就是了,此乃权宜之计,缓兵之计,做不得数,算不得违约。” “只是赵皇帝这般态度,就不怕我大金铁骑南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