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北大去当兵,我卷成军官_第58章 硕博连读稳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8章 硕博连读稳了 (第4/4页)

r>
    其他几位教授也点了点头。

    计算机运算算力不够?

    在国防科技大学,可谓过河碰上摆渡的,巧极了!

    国防科技大学,两年前,‘银河Ⅲ’并行巨型计算机刚巧通过了国家鉴定,作为基本字长64位,峰值性能130亿次,多项综合技术都达到了国内领先,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硬件系统向量速度达到一亿次。

    李修的计算机算不出来战术标点,但对于银河Ⅲ绝对没有任何压力。

    “你们说的是…”李修好奇问了一句。

    “没错,就是银河Ⅲ并型计算机。”

    负责接头的教授开口道:“这计算机,即使在国际上,也属于先进水平,绝对能够满足运算要求。”

    “明天我就去申请,你安心吧。”

    “好。”

    既然有了办法,李修也把心放了下来。

    对于银河Ⅲ,李修前世也有印象,但是显然天河计算机给他带来的印象更加深刻。

    天河计算机,当年算力水平达到了全球第一。

    但是,论巨型计算机,银河Ⅲ也的的确有一席之地。

    ………………

    随后,一场申请函件迅速送出。

    以极高的优先级迅速通过审核,迅速打通了所有关节,一天之内直接获得了使用许可权。

    这天。

    李修在一名计算机系教授的带领下,来到了一栋特殊的实验楼前。

    这层楼只有一个出入口,而且时时刻刻都有人看守。

    并不像是其他楼层那样的安保人员,而是真正端着枪的哨兵。

    在校内,寻常站岗人员,手里拿着电棍就已经算是高规格了。

    但是在这里,却端着枪。

    而且李修感觉,应该是有实弹的。

    “同志,请出示证件”

    一名哨兵远远开口道。

    教授点了点头,出示了相关证件。

    但是,哨兵却并没有轻易放行,而是仔仔细细的检查了李修与计算机教授的脸,整整审查了半个小时才结束。

    这时候,李修才终于有机会进入传说中的银河Ⅲ并型巨型计算机的机房。

    进入机房,李修在计算机教授的介绍下,也终于是看到了整个实验室的布局。

    整个实验室,密密麻麻的服务器机组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空间。

    服务器机组,从外表来看,就是比李修还要高的立方体,线路很多,排列整齐,有专门的线槽。

    机组外边,被某种材质的高耐热合金钢铁架子锁起来。

    只能通过钢化玻璃看到机组的状况。

    这些钢铁,直接给整个服务器机组组成了一个全方位没有任何死角的防盗窗口。

    防盗窗口,只有一个进出口,但是却被密码锁锁住。

    整个服务器,连通着许多电脑。

    这里,也有许多的科研人员。

    看到李修进来,他们都非常讶异。

    李修,看上去太年轻了。

    不过,没有时间客套,计算机系教授已经带着李修走进了一间专门的机舱。

    这个机舱很空旷。

    除了接口线路之外,只有一个椅子,一个桌子,还有一盏灯。

    甚至,连窗户都没有。

    关上门,就是全密封。

    李修没在意这些,在计算机教授的指点下,很快就上手了。

    随后,在这台计算机下,进行了计算。

    “李修同志,这里还是小心一些,任意一台仪器损毁,造成的损失都在六位数以上。如果造成数据遗失,后果更严重”

    李修认真的点了点头。

    听人劝吃饱饭,注意事项这块,李修还是听的很清楚的。

    之后的工作量不大,利用计算机数据进行转移也不难。

    而当银河Ⅲ系统运行起来的时候,李修也见识到了它恐怖的运算速度。

    如果与李修的计算机进行比较的话,就像是小电驴与劳斯莱斯动力的区别。

    剩下的时间里,李修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在了写技术报告上。

    技术报告李修不是第一次写了,前世,他也写过,所以对他来说难度不大。

    只是可惜的是,实验室内不能吃饭,每次吃饭,还都要去实验室门口去吃。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转眼,又是两周时间。

    算上这两周。

    李修已经连续翘了一个半月的课。

    期间,他也没机会回宿舍,整天都在颠三倒四的忙碌之中。

    而这两周,也没有白费。

    格城的战术标点图,终于被李修完整的标划了出来。

    看着一张十多米长的纸,被卷好封存,李修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一次,算是终于有休息的时间了。

    …………………………

    十二月十九日。

    据路透社报道,克里姆宫当地时间十九日表示,大弟来华已经提上日程。

    并补充说,现在是巩固两国紧密关系的良好时机。

    这一消息的传出,就引起了大动荡。

    实际上,两国虽然某些领域有交流,但是上一次领导人互访,还在二十年前。

    而目前,正处在毛熊的敏感时期,大弟来华,也让不少人心中生出种种猜测。

    ………………、

    PS:我是废物,只写了这些。

    卡文啊。

    最新网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