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1章 摧毁阴谋!合成营突击 (第1/4页)
不读北大去当兵,我卷成军官正文卷第71章摧毁阴谋!合成营突击信息作战体系平台是什么? 简单讲。 它是形成信息化作战体系的神经中枢,是兵力的倍增器。 代表着指挥,控制,通讯,计算机,情报处理的集成。 这个时候,合成营的指挥,已经不再是二战时期的无线,有线电报,对讲机和电话了。 而是迈向智能化,信息化的指挥终端。 比起传统作战,最大的变化就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作战体系。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决策信息和组织协调能力提升了无数倍。 虽然并没有办法让传统的机械化军队速度,射程,火力,机动力等物理性作战效能显著提高,但是却形成了单元体系协同。能让各个兵种都发挥出最大效力。 此时,列装,就体现了这个系统的组织协调能力。 全营,所有单位的个体协同动作精确到了秒。 协同行云流水,全程一丝不苟,整体都像是极为精密的零件一般形成了完美协同。 三百多个军事动作,一百多个口令,二十七次重型装甲车分队汇聚在屏幕上上演,中间,没有任何破绽,几乎没有减速与停顿。 京区军区作战会议室。 角落里,前来观摩的猛虎加强化示范营两名少校主官开始记录着什么。 这就是他们一个月的对手? 草,有点厉害啊。 普通步兵站队列都能看出军队的精气神,更不用说技术含量更高的列装了。 列装能作为效能考核的其中一项指标,肯定是有它的道理。 能看出来战时装甲洪流的基础配合程度。 …………………… 钢铁洪流汇聚。 驻地外的宽敞空地。 李修坐在指挥车内,看着一道道就绪完成汇报,微微点头。 副营满光志,作战参谋,在另外一辆指挥信息车内-——高级指挥官不扎堆,这是基础。 “营长同志,全营集结完毕,应到790人,实到775人,十五人留守营区。请指示”汇报声,传递到李修的耳麦内。 “发布作战命令。” “铁拳九团叛变,…参谋总部命令我部蓝军即刻机动。进攻七十公里外155高地,彻底消灭铁拳九团。” “演习就是实战,是否清楚” “清楚!” 整齐的声音传来。李修解释完具体作战任务之后,也没再理会。 而是迅速在指挥车上下达一连串命令。 “以工兵扫雷单位为引导开路” “武侦分队在路线前端,仪器侦察分队释放无人机与武侦分队进行空地一体侦察。” “两翼各抽调四辆装甲车,一个步兵排,进行游动护卫。” “雷达作业全部打开,对两百米高空目标展开作业。” “全营执行第三套通讯代码,每隔一小时,更换通讯代码…” “战术防空导弹分队,进入一级战备。火炮分队,脱离主要部队,后翼分队跟随,间距25千米” “主力部队缓速前进。” “……” 命令部署下达完毕。 全营很快行动了起来。 数量无人机起飞,在天空武装游弋。 武装侦察兵全面武装,承载轮式载具前压。双目如同猎隼一样紧盯远处,时不时汇报状况。 雷达接通信息作战平台,时时刻刻监察天空的通讯信号。坦克咔咔机动,厚重履带碾压空气。 信息化平台,也在不断更新情报,并且对侦察出来的信息进行处理。 十点十五。 黑夜弥天,天空层云无比粘稠。 屡次夜训,黑夜对于合成营来说,已经成为了摆设。 随着仪器侦察营在前线搭建起信息传输远端站,作战参谋与战情处理分队迅速发挥作用,辅助作战平台进行简单信息处理。 李修坐在指挥车内,观看着指挥平台上数字化地图上的各种战场图像。 这是前期合成营收集的,经过处理的战场情报,包括地理环境,地形特点,气象情况,以及敌方的兵力部署实时情报。 有信息化作战平台,相当于为这些战场情报进行了降级与扁平化。 此时,全营的排级军官,都能无比清晰的看到经过处理的战场动态情报。 原本传统战争,战场的情报收集,大多是武装侦察兵或者仪器侦察兵通过汇报的形式,传达给作战参谋处,然后由整个参谋处进行运转,进行情报处理,并且制定计划,发出指令的。 这就导致能效缓慢。整个信息运转下来,往往需要的较长的时间。 但战争,时间就是一切。时间快一分慢一秒,都无比关键。 作战参谋,根据战场动态,根据收集的信息直接形成计划,然后调动兵力。整个一套流程下来,都会消耗比较长的一个时间。 而信息化作战,就是在这方面尝试进行突破。 数字化地图承载信息的能力,本身就比传统命令强的多。 “017,北方九点钟方向战略要地,存在可疑战术目标,请求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