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那个郯州的少年 (第2/2页)
等着长兴府尹署尽快找出刺他的人。只是案子发生到现在一个月了,毫无进展。这也是薛元诏成为缉事以来最耗时的一个案子。只是除了案子本身难办,与他的消极也不无关系。
他的内心还在斗争。
此案若是真如右令预料,与太子有关,自己一旦查出端倪,太子便难善其身。太子一倒,薛祁两家不保。
若将此案搁置,或办成悬案,那自己还是当初那个立志秉直的人吗?且自己曾借晓儿向妤儿保证,要替他父亲查出真相,将来又如何向妤儿交待?
究竟该怎么办?谁能来告诉自己??
……
九月初五。上午。长兴宫。池苑。
皇帝邹颙一人坐在“珑亭”里,凝视着亭前的“玉湖”。时间刚来到初秋,围绕“玉湖”的垂柳却已开始落叶。今年落叶的时间似乎早了一些。掉落的柳叶散浮在“玉湖”水面,风起,柳叶随湖水荡漾。今年的秋风也比以往来得更早。
邹颙没有心情观赏眼前的“柳叶铺湖”的景致。丁案已经发生一个多月了,震怒之余,他又另有了思考。
静坐许久后,他抬手示意亭外浮廊立候的张徵。
张徵轻手轻脚走入亭中:“陛下有何吩咐?”
“让丁奉下午到宣成殿。”
“是,陛下。”
……
下午。宣成殿。
“丁疏琰的案子,现如今进展如何了?”邹颙慢声问对面坐的丁奉。
“禀陛下,案子尚在查办。臣也时时盯着的。”丁奉谨慎回道。
“这都一个多月了,还没有什么眉目吗?”
“陛下,此案确实困难。没有人看见了刺客的样貌,刺客也未在现场留下任何物件。要在茫茫人海里找出刺客,近似于大海捞针一般。”丁奉忐忑说道。
“嗯。”邹颙平静回复一声。
丁奉看着邹颙的脸,实在猜不出邹颙这平静的回复里是何涵义。
“我在想……这案子……查不出来,也未必是件坏事。”邹颙缓缓说道。
“是,陛下。”丁奉顺势附和道。“陛下??”他突然反应过来,眼睛睁得像铜铃。
“宰辅遇袭,已是朝廷之耻……只是何人才敢袭刺宰辅?查明了又如何呢?徒给朝廷添耻罢了……此案没于时日,未必不是好事……”
“陛……陛下……”
“再说了,这丁疏琰现在不是好好的吗?就是破了些皮rou而已。”
“这……”
“案子,真不好查的话,就不勉强了吧……”
丁奉听明白了邹颙的意思。
“陛下,臣,明白了。”
“嗯。今日你我二人对话,不能有第三个人知道。之前你说案子是在长兴府尹署,那里怎么说,你知道的。”
“是,陛下,臣明白。”
“今日到此吧。”
“是,陛下。臣退了。”丁奉起身行揖出殿。
邹颙目视丁奉离开。他希望丁奉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他要丁奉搁置此案,原因只有一个:若此案真与邹嵘有关,那真是玷辱宗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