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 四处走走看看 (第1/2页)
结婚后。 李元文真就带着萧雅楠四处游玩。 观南方山水秀丽,走北方高原风土。 或是古迹,或是今仿。 不知不觉,老家超市的工资他都发了三茬了。 姨妈也去了那里上班。 有他的托底交代,刘伟龙自会懂的。 就是上个月刘伟龙跟他打电话说,他破坏了什么市场平衡。 怎么连五险一金都给整上了? 同行们压力很大的。 不过李元文听后也只是付之一笑,根本就没当回事儿。 “你说,当年老子西出函谷关后去了哪里呢?” 古函谷关遗址。 两人的面前有一条河,河的对面就是周朝函谷关遗址。 “我也不知啊,史书寥寥几字,道不清说不明,只是那老子也断然是位真修无疑。” 先秦虽有练气士出没,但各诸侯国少有记载方外之人。 那个时代的真修是最有迷惑性的。 或许,那些上古传说都是真的。 有的被记录了下来,有的则消失在了历史的潮流中。 永无人知。 莫非道门昌盛,始于开天辟地前,终于夏周二朝? 那时候的道门不为外人所知。 直到后世灵气逐渐枯竭了才一个个的从洞天福地中出来也说不准。 “那我们以后能走多远呢?” 萧雅楠听李元文说,当今真修难修,资源匮乏的紧。 许多筑基期的真修,往前推个几百年都有可能涌现出大批金丹才是。 道家的上人,佛门的尊者,都是对金丹期真修的不同诠释。 殊途同归,虽有差异,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同指大道之境。 佛法难修,往往真传一二,道法难通,有真传三五。 多读典籍就能发现,古人的智慧与悟性实在是强。 相比于梦界的那些人,现实世界中的人悟性要高出不少。 底蕴更是深厚。 不禁让李元文怀疑,当初灵气鼎盛之时,究竟是一副怎样的场面? 李元文想了想说:“我们能走多远,很我也不知道,尽管修行的资源暂时不缺,俗世洪流中的诱惑就是一场红尘大劫。” 萧雅楠又问:“你修行是为了长生吗?” “一开始不是的,刚开始的时候应该是源自于恐惧才修行的,你想啊,真修是存在着的,他们所掌握的力量是多么可怕。” “我要是不知道还好,知道的太多就没有了安全感,机缘巧合之下,我也就成了真修,倒是心安不少。” “不过长生嘛,绝对是大多数真修的永恒追求,难道你不想长生吗?” 萧雅楠:“想,可是我实在不知道活那么久又有什么意思,整日里打坐修行,多无聊啊!” “长生,难难难。” 看过古函谷关遗址后,二人倒了几趟车,于第二天乘坐飞机去了xx省武当山。 陈行书一早就得到李元文要来的消息,带着几个弟子恭候多时了。 不过是在山上,下山迎接? 嗯,其实跑上跑下的也挺累的,自己上来就可以了,又不是不认识路…… 李元文带着萧雅楠到了山上时,经弟子引领带到了陈行书经常待的那处院子。 那棵老树还是那么醒目。 此时,正是日中。 陈行书周围围了不少弟子,既不是见解书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