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不败之地 (第2/2页)
眼下我军正在企盼着来自章陵的捷报,敌军又何尝不是?只是咱们得佯装不知情,方可骗过曹军!否则的话,但凡露出一丝马脚,兴许曹军就不是退往樊城,而是直接退回宛城了!如此一来,主公和军师的计划岂不白费?”陆逊说道。 “有道理,伯言说的好!” 我不禁大喜,陆逊的谋略真不是白给的,也不愧是我钦定的副军师! 而其他人也在一番思考后,对陆逊之言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但陆逊却没有丝毫的骄傲,而是提出了他的计划! 那就是委派陈庆、吴才率领白袍军,绕过曹军,直取新野! 为什么是新野呢?因为这是曹军退回宛城的必经之路,也是曹军的粮道!一旦切断,两万五千曹军便将困死在新野郡境内,而我军则会立于不败之地。 之后,我军主力继续按兵不动,一边等待章陵的消息,一边坐观曹军动作。倘若曹军察觉到我军的意图,就必会主动退兵!倘若曹军不动,那我军在得到章陵的消息后再作行动不迟。 总之,陆逊的计划便是在脱离原计划外,保障了我军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反观鲁肃的计划,则是基于敌军的计划出发,来的一出将计就计。 倘若按照鲁肃之计,我军接下来就会在樊城之下直面曹军,并大战一场。 而按照陆逊的计划,曹军也不过是土鸡瓦狗,甚至再加上荆州军一起,也能轻易胜之! 陆逊的计划也让包括鲁肃在内,帐内所有人都表示了赞同。 于是,我便作出了安排,派遣陈庆、吴才率领六千白袍军先行北上,深入敌后。 接下来的三天,曹军果然没有动作,对于白袍军的动向也无动于衷,而我军自然也是按兵不动。 直到太史慈派出的信使到来。 看过书信之后,我不禁气血上涌,整个人都差点失去了控制。我当着众人的面,把沈庆劈头盖脸地一顿臭骂。 沈庆一开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直到捡起我丢在地上的书信一看,这才恍然大悟。 其他人也将书信一一传阅,才终于知道了所发生的一切。 如果遵照鲁肃的计划,应该由沈攸坚守城池,再由太史慈率领舰队切断荆州军的退路,然后前后夹击!如此一来,几乎可以不用付出多少伤亡,便可全歼敌军。 而现在,因为沈攸的自作主张,导致其部众战死十之八九! 按照军法,沈攸应当处斩,以正军法!但最后他幡然悔悟,与敌将同归于尽,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但战死将士们的抚恤却需要由沈攸来出!现在沈攸死了,这部分就应该由沈庆来支付。 好在沈庆身为中郎将,俸禄不低,又是吴郡大族出身,并不缺钱,再加上他也清楚是自己从子的错,于是欣然答应。 注:沈庆之(386年~465年),字弘先,吴郡武康人。本是南朝刘宋名将。 沈庆之出身吴兴沈氏,参与抵抗孙恩之乱。 义熙十一年(415年),得到征虏将军赵伦之赏识。作战勇猛,善于谋略,两次参加北伐,平定缘沔诸蛮、郧山蛮、犬羊蛮、西阳五水蛮等蛮族,讨平刘劭、鲁爽、刘诞等叛乱。 孝武帝临终时,以为顾命大臣。一生历仕(宋武帝、宋少帝、宋文帝、孝武帝、前废帝)五朝。 永光元年(465年),屡次直言进谏,触怒前废帝,坐罪赐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