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5章 阴阳家,昔日秘辛! (第2/3页)
/br> 除了五德始终外,阴阳家门人还精研星象,所修法门能够引群星之力为己用,护身退敌。 阴阳家前辈中,也有从兵家转投而来。结合阴阳家阴阳五行之说,入兵家法门,而成兵阴阳一脉,顺势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天地鬼神之力以为助者也。 此后兵阴阳一脉传入兵家,与兵形势、兵权谋、兵技巧三脉分庭抗礼。 听完韩庭荒的讲解,赵钰若有所思的问道: “那在你阴阳家眼中,前汉属于五德中的哪一德?” 韩庭荒不假思索的说道:“燕朝属木德,前汉取得代之,金克木,故前汉为金德。陛下,楚国向来以凤为尊,凤凰者,百鸟之王,浴火而生,故楚为火德。火克金,因此,他日定鼎天下,一统诸国者,必为楚国。” 在华夏时空中,五德始终说或许还有牵强附会之处,但在这个内力显化的世界,这五德始终说就显得有些神异了。 怪力乱神,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真实存在的。 “那就借先生吉言了。” 赵钰最终只是将这个话题轻轻带过。 “韩先生,朕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先生乃是高人,学富五车,不知可为朕解心中之惑?” “还请陛下示下,微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阴阳家门人的身段倒是够柔软! 赵钰心中哂笑一声,面上却不动声色,道: “当今之世,武道大盛,九品宗师境若无相应境界之人牵制,在军阵中无人可挡,一人足可敌千军万马。朕心中疑惑,武者尚能如此,文士又为何不可,只是遍览史书,却无一所得。阴阳家历世五百余载,所藏典籍数不胜数,不知可有其中缘由?” 韩庭荒闻言,心中微松,朝赵钰施礼后,方道: “原来是此事。陛下不知晓也属正常,只因官家史书中并不记载此类野史秘闻。恰巧我阴阳一脉典籍记录此事,可为陛下解惑一二。” 赵钰正色道:“还请先生道来,朕洗耳恭听。” “陛下可知距今千年前,燕朝太祖结束乱世。登基称帝那一年,有陨星降世?” 赵钰点点头。 史书有载:时值燕太祖登基称帝,有斗大赤星从天陨落,坠于四野,声震百里不绝,太祖以为吉兆,故立年号为“天星”。 “据道家考证,那赤星便是导致如今武道昌盛的源头。” 韩庭荒将千年前的秘辛一一道出。 原来,在燕朝一统天下之前,能达到先天之境的武者寥寥无几,而自燕朝定鼎后,先天之境已不再是阻碍武者继续向前的桎梏。 无论朝堂上的武将,还是江湖中的武人,提升实力也变得越发容易,在燕朝开朝后百年,莫说是九品宗师境,就连其上的真武、化神和无上三境也经常出现。 在这百年之中,诸子百家纷纷建立,兵家靠着杀伐之术与克制高品武者的军阵之术,更是成为其中显学,备受大燕天子推崇。 但百年之中,不知为何,武人境界的突破再度变得困难重重,兵家也从显学的位置上跌落下来,被更符合朝廷利益的儒家所取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家军阵之术逐渐散佚,兵家也渐渐开始没落。 直到燕朝末期,哪怕天下大乱,楚国朝堂上依旧以儒家为尊。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天下兵戈四起,武人境界的提升再度变得容易起来,这使得本就是军人出身的汉太祖迅速结束了乱世,一统天下,建立了汉朝。 而随着天下统一,汉朝建立,武者的突破之路再度变得艰难起来,这一过程,直到汉少帝被晋国太祖所废,天下英杰辈出,这才有所改观。 最后,韩庭荒说道: “此事,不止我阴阳家有所记载,墨家、儒家、法家、纵横家、道家等诸多显学皆有记录,陛下若是不信臣言,可派人前往查证。” 赵钰摆手笑道:“韩先生所言,朕怎会不信?只是朕奇怪的是,为什么这中间会有起落?” “这也是我派先辈百思不得其解之处,不过,有先辈曾提出,这种规律就好似潮起潮落,总有低谷和高潮之时。太平盛世为低谷,惨烈乱世为高潮,而且涨潮的时间似乎越来越长,而退潮的时间却越来越短。这一次潮起持续了近三百年,但却依旧没有退潮的迹象。” 赵钰眼睛一亮。 不得不说,善于观察星象的阴阳一脉,对于天地万物各种规律的观察都是极为细致的。 正如他们所说,这潮起与潮落所间隔的时间是越来越短了。 大燕立朝近五百余年,大汉持续了两百余年,而从三国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