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4章 晋使:虽有明君之相,可惜却是好色之徒 (第3/3页)
2' class='gcontent2'> 有此圣君,我大楚复兴在望啊! 大殿内的寂静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冯大通就回过神来,知道自己此番出使,在楚国君臣面前是出大丑了。 此间情形,若是传入晋国朝堂,传进当今陛下的耳朵里,那依照司马德广的秉性,不把他们这身官皮给扒下来才叫怪事呢! 但哪怕如此,还有一丝弥补的机会。 那就是让楚国上下答应议和,完成自己的任务。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再拜: “外臣方才虽胡言乱语,但有一句话却是真心实意,还请陛下为百姓着想,暂息兵戈。” “陛下,莫听此人胡言!” 殿中一位身穿绯袍的青年将领,忽然厉声看向冯大通。 “我朝与齐国势不两立,陛下,莫要忘了太庙之誓,江北三府之耻啊!” “陛下,张指挥使所言不错,如今镇国将军将齐国水师尽数歼灭,我军在沧龙江上再无敌手,正当趁此机会渡江北伐,进逼东都。等到收复三府,夷灭齐国宗庙,也说议和不迟!” 京营总督黄忠也出列表态。 随着两人的表态,大殿中的武将们各个鼓噪起来,就差没说“破了东都,夺了鸟位”了。 冯大通望着这一幕,忽然觉得脑子有些转不过来。 临行之时,无论是陛下还是诸位大臣,都说楚国重文轻武,武将怯战,如今怎么反而和他们所说的完全不一样了? 这些个武将,看他们的表情,就好似一个个没有被喂饱的虎狼一般,满脑子里全是建功立业。 旋即,他听到了那位少年天子的声音。 “佑维,汉升,退下!” 看到两名武将在那少年天子的命令下一声不吭的退回队列之中,冯大通心头一惊。 没想到这楚国皇帝在军中的威望竟如此之高! “贵使也看到了,百官对齐国的态度。朕虽体恤民力,但如今,却也不得不为。” 听到赵钰硬中带软的话语,冯大通眼中一亮。 此事似乎,有成的可能性? 冯大通言语极其恭敬的说道:“皇帝陛下,大战一起,生灵涂炭。自古北人善马,南人善舟,陆战非南人所长,若败军而还,大楚国威,陛下威严将有所折损,还请陛下三思之。” “贵使此言,倒有几分道理。”赵钰煞有其事的点点头,强忍着心头笑意,道,“只是我朝新胜,便与齐国议和,朝野上下恐物议纷纷。” 贾诩出列,持笏奏道:“陛下所言甚是。岂有大胜便议和之理?若是那齐寇愿意割土赔银,纳贡和亲,俯首称臣,倒是可以议上一议。” 晋国副使忍不住冷笑道:“贾学士,此言差矣。这等条件,太过苛刻,齐国君臣岂会答应?” 这等丧权辱国之条约,若真是答应下来,那么齐国君臣定将被钉在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贾诩同样回以冷笑。 “不同意?那更好!那就继续打呗!我楚国在谈判桌上拿不到的,那就用刀剑在战场上拿到!” 显然没想到满面笑意,看似温和的贾诩竟然会说出这番强硬到极致的话来,那副使顿时愣在了原地。 瞪了一眼屡次坏事的副使一眼,冯大通再度向赵钰躬身施礼。 “皇帝陛下,外臣此番前来,除了致哀道贺之外,还奉我大晋皇帝陛下之命,希望调和贵国与齐国。齐国也告知我大晋,只要贵国条件合适,就愿意议和。只是不知皇帝陛下对于议和有何条件?” 他听出这位少年天子言语的确有些许之意,因此无视了群臣,直接向对方问去。 以这位陛下对朝堂的掌控,只要他点头答应,哪怕群臣反对,此事也算是成了。 赵钰微微沉吟,方摸着长出薄薄一层胡须的下巴道: “齐国州府皆在沧龙江北岸,就算是割地,要守住也是颇为困难,至于让齐主俯首称臣,自是一句笑言。也罢,看在你朝皇帝陛下的份上,只要齐主愿意赔偿我朝损失,并派公主入朝和亲,朕自然愿意与之议和。否则,免谈!” 冯大通注意到这位少年天子在“和亲”二字上不自觉加重了语气,心中顿时暗笑。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这位楚国天子颇有明君之相,可惜却是一好色之徒! 不过,等到回朝禀明陛下,倒是可以在此事上做些文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