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3章 冷笑 (第1/2页)
秦政听到华阳夫人的话,感到不可思议,望着对方那真挚的眼神,心中升起满满的愧疚感。 原来此前真是误会她了! 华阳夫人难怪能够得到‘便宜父亲’的专宠,原来她竟是如赵飞燕一般的贤惠女子,一直在默默替自己着想。 他感动地望着她,只觉得伟大,一时间忘了言语:“母后……” 华阳夫人绽开笑容,眼角含笑,宽慰道:“天儿,如果你没有异议的话,那立后之事便这么决定了吧!” “嗯,儿臣惭愧不已,之前竟妄自揣测母后为那种女子……”秦政不住摇头。 华阳夫人轻轻摸着他的头,如慈爱的美妇人一般,母性泛滥,将之揽入怀中,柔声道:“不怪天儿,只是母后没有第一时间将事情讲清楚,这才引起了你我的误会。” 秦政心中感动的同时,也觉得这种姿势有些“怪异”,当下略微拘谨的从她怀中悄然挣脱开来,开口说道:“立后之事便全凭母后做主了!” 华阳夫人笑着点头,拉着他又说了许多家常话,极力地拉进与他的感情,而且还说了不少她过去的一些事情。 秦政有时觉得,自己是不是被华阳夫人当做了某个人的替代品,她说这么多就是为了宣泄一下心中的苦闷,而自己刚好就是那个倾诉对象。 …… 回到宫中、 秦政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通知大臣们商议论功行赏之事,太监们很快便去召集群臣太和殿集合。 乘坐车辇期间,他问向中车府令赵高:“寡人离京期间,王城内可有什么乱子发生么?” 自从他御驾亲征,再到现在回来,已经过去差不多大半个月了,宫中、城中的事情他完全不知晓,不知道会不会有某些不法分子会乱京城。 “回禀大王,宫中一切安好,并没有太大的事情发生,只不过……”赵高欲言又止。 “只不过什么??” 赵高低声回复道:“只不过华阳夫人不知为何,特将香妃娘娘收做了义女,这件事奴才猜大王或许会关心。” 作为一名随身跟着伺候大王、负责大王出行的中车府令官,赵高自然知道大王去的最多的中宫,香妃娘娘必然会是大王特殊关照对象,这才将之特意说了出来, 秦政心中一定,华阳夫人果然没说假话:“嗯,这事母后已经跟我讲过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大事情发生么,比如城内的,应该没有发生乱子吧?” “大事情??”赵高疑惑了一会回答,“启禀大王,自大王离京之后,蒙毅、章邯将军派兵严守城中、宫中的每一个角落,如今城中一切安好,并没什么乱子发生。” “那就好!”秦政松了一口气,自己的“老巢”总算是没有出问题。 他就怕秦裹儿的余孽会趁着他不再京城的时候做出什么混乱之事,如今总算是安心了。 “对了,”秦政接着询问道,“寡人此前安排你组建罗网之事,进展如何了?” 赵高见谈到了自己,连忙躬身回答道:“罗网的雏形的已经组建完毕,奴才从死牢犯中发掘出了六名人才,或许可以一用!” “哦?死牢犯?” “是的!”赵高解释道,“寻常的高手一般都不愿意为朝廷效力,而这些已经身犯是最佳的人选,他们已经没了未来,更没有生命,只要我大秦许诺给他们一个新身份,他们就甘愿为朝廷效力!” “嗯,你竟将注意打在了这些囚徒的头上,就不怕他们反噬?”秦政诧异的望着他。 原本以为赵高会借着‘招贤令’的发布,从中选拔一批优秀的高手来组建的罗网的,却没想到他来的更猛,直接从天牢入手挑选人才。 赵高低垂着头,嘴角弯出一个弧度:“大王放心,奴才既然敢用他们,必然就有制衡他们的手段,如果他们有二心的话,下场会比死亡更加凄惨!” 见其如此自信,秦政也不多问,每个人必然有自己的行事准则,只要没有触犯他的核心利益,那也没必要深究。 秦政接着说道:“尽快将罗网发展起来,如今边境开始不太平了,等再过一段时间,寡人必然会让邱月国和赵阳国好看,到时候,你的罗网就要配合大军一起行动,快速歼灭它们!” “是,奴才遵旨!” 两人说着说着,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太和殿。 太和殿依旧如以往那般,恢弘巍峨,一副皇家的气派,深长悠远,仿佛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能影响到它一般。 秦政从殿后如朝,朝中已经站满了各类官员,有新有旧,较之以往,却多了许多年轻的面孔! “臣等拜见大王!” 群臣行过大礼,大行人陈广伟出列,上奏说对北国匈奴人的正式国书已然起草完毕,请皇上过目。 如若可以,便派遣使者携国书去匈奴大草原,商议两国议和之事。 秦政打开一览,见国书辞藻华丽,骈四骊六,文采斐然,一字一珠,端的好一篇锦绣文章。 大体意思是希望两国修好,不要再互相侵犯,战争会劳财伤命,于你于我都不好,不如各自退下一步,永结“秦晋之好”。 然而在秦政这个来自21世纪的人眼里看起来却觉得别有意味,他大致浏览过一遍,心下暗暗发怒,本要他们写得不卑不亢,他们却写得明显色厉内荏,这些人敢情叫匈奴人打怕了,竟写出一篇软骨头文章来。 他一甩臂,狠狠把国书扔了回去,怒道:“重新起草!一篇这样的国书要是递到匈奴人那里,他们知道我们害怕打仗,更要发兵来攻!” “让那些负责文书的官员,都给寡人挺直了脊梁骨再写!要写得我们大秦什么都怕,但就是不怕打仗,他们要打我们随时奉陪…… 嗯,你们不妨把寡人描绘成好大喜功之君,为了彻底打败敌国,不惜打得本国户口减半也要打到底。让匈奴人有胆就来试试看,试试我如今的大秦是不是个软柿子……他们若是还敢来犯,就如这次俘虏一般,全部都将之留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