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jian臣,吾乃万古一帝!_第104章 新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4章 新军 (第2/2页)

领:霍去病、卫青

    兵种描述:羽林军又称羽林卫,是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西汉武帝时期创立,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羽林孤儿,乃是能为皇帝肝脑涂地、心愿赴死之私兵。

    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隶属系统、机构统领、职能权力和地位都不一样。专门负责守护皇帝出行、出征等功能,战力卓越,号称一国军队之精锐。】

    这支军队,远能去全国各地平乱,近能守据王城,最重要的是有天命将领的存在,较之一般的军团,战力能够翻上几倍,而且他们的忠诚度都无需怀疑,算是特别好的兵种了。

    在剿灭匈奴的过程中,除了发现可以筹建羽林军之外,秦良玉作为巾帼女英雄,同样也是有专属的特殊兵种的——白杆长枪兵!

    【特殊兵种:白杆长枪兵(已激活)

    天命将领:秦良玉、马千乘

    兵种描述:所谓“白杆兵”,就是以持白杆长矛(长枪)为主的部队,这种白杆长矛是用结实的白木(不需要染色)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悬崖峭壁瞬间可攀,非常适宜于山地作战。】

    秦政此前之所以放任秦良云守居一城,除了对她的溺爱之外,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个。

    她作为系统都承认了的将领,能力必然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枫叶城附近一带,就有不少的山地悍匪,这些家伙用来给秦良玉的新兵练练手倒是不错,或许以后还会给自己各种惊喜!

    可秦良玉留在枫叶城一事,众多大臣可还不知道,而且秦良玉的父亲寿王也不知道。

    想到这里,秦政也向着下方的寿王开口解释了:“王叔,此前秦良玉随着寡人一同出征匈奴,此时已留在了枫叶城,你无需担心。”

    寿王心中松了一口气,他此前在迎接大王回归的时候,根本没看到自己的女儿,从几个士兵那里打听,可丝毫听不到任何消息。

    他本来还在心中担忧自己的宝贝女儿会不会出什么事了,如今一听安全,悬在空中的心就收了回去、

    寿王神色稍安,接着站出来请罪道:“小女此前擅自离京,混入军伍作战,还请大王治罪。”

    秦政笑了笑:“何罪之有?此番能够剿灭匈奴人,她训练的士兵可是起了大作用,长枪兵极其克制匈奴人那种弯刀武器,很是厉害呢,而且后来还同寡人的玉妃救驾有功,今天正要通知你,寡人已经将她封为了枫城郡主呢!”

    “这……”

    寿王听到自己的女儿竟然有了封地,脸上不满了惊讶之色。

    他虽然知道自己的女儿和大王从小交好,关系更是匪浅,可这种封地、封侯的事情,他还是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好了!”秦政笑着摆手,“今天就是给你说道一声,秦良玉现在身边可没有多少人辅佐,你们寿王府的人或许可以去帮帮她。”

    “这不妥当吧……”

    寿王爷犹豫了一会儿,自己揭短道:“大王能够册封小女为郡主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若是寿王府的人再去,或许有私结党派的嫌疑。”

    “不不不,正所谓选贤不避亲,只要是用真实才干的人,都可以任用,不需要为这些问题而困扰。”秦政大大方方的将这句话说出来。

    寿王爷感到了极大的信任,点头称喏。他此前还担心新君刚立,会有什么顾忌,怕给大王留下什么心病,因此表现的特别低调,几乎是深居简出,任何活动都很少参与,如今看来倒是多此一举了。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向来都是秦政的行事标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较之历史上的君王来说,他有个绝对的优势,那就是能够看清属于自己的臣子的忠诚度,有这个在,何需担心背叛、反叛之类的事情发生?

    秦政接着看向下方的诸多官员,询问道:“你们对于寡人预备筹建军队的做法可有异议呢?”

    他怕自己的决策会有什么没考虑到位的地方,集思广益才是最好的做法、

    他知道组建羽林军、白杆兵的好,可其他的武官却是不知道啊,自古以来,动兵、筹建军队都是会劳财伤民的。

    群臣中一阵嗡嗡嗡小声议论,右首将领一侧不少人脸露妒忌之色,这倒不是对于秦良玉封赏的嫉妒,毕竟良玉公主身份显赫,而且有从龙、扶龙之功,大家都知道大王当初能够击败秦裹儿,良玉公主出了不少力。

    他们嫉妒的是虎豹营的几个将领,俱都不忿让这几个不知从哪里蹦出来的小将领拣了大便宜。

    要早知道出去一趟能够得此封赏,是这等高光结局,他们死活都要追随大王出征,要不然现在加官进爵也少不了自己,那是何等的美事!有些将领连肠子都悔青了,当初本有机会请命,一同出征匈奴的。

    老丞相李三思有些顾忌,心中也觉得这么封官不妥,要知道随便私立军队是大忌,虽然封的时候能够保证将领的忠诚,可事后过了几年或是更久,就怕这些将领会拥兵自重。从周朝逐渐衰落的历史来看,正是封了太多了各种王而导致衰败。

    他心中万般不情愿,可是以眼下情势,皇帝的封赏合情合理,势必又难以阻扰,他悄悄冲兵部侍郎传递一个眼色。

    兵部侍郎胡整会意,施施然出列,双手捧着玉笏朝皇帝躬身下拜,道:“启禀大王,依微臣愚见,其中似有不妥。”

    秦政眉锋一挑,暗自恼怒,却不形之于面上,微微一笑,道:“爱卿觉得何处不妥,尽管说来。”

    胡整道:“他们五位将军在战场上立了大功,赏银升官自属应该,但却不宜擢拔过甚,从一个副将居然一跃成为正将军、一军之都统,否则恐怕其他将士心中不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