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文_虚空篇 第六十六章 佛道之争的原委 (第1/2页)
“封神之战?”秦风皱了皱眉头,“封神之战不是阐截两教的争执么?怎么又跟佛教扯上关系了?” “你忘记我刚才跟你说的了吗?”嫦娥用食指点了一下秦风的额头,“道门的争执是从佛门的全面退缩开始的。准提早就看准了道门三清各教存在的隐藏矛盾,所以估计停止了佛教的扩张,让三清误以为佛门已经对道门构不成什么威胁了。” “我知道了。”秦风点点头,“坚固的堡垒往往从内部被人攻破。准提停止了佛门的扩张就是为了让三清误以为佛门已经没有实力跟他们争夺,从而刚开始一致对外的团结慢慢开始出现了变化。这人呐,总是这样的,不管是神仙还是凡人,都想争个第一。特别是有能力的人,都想站在统治的地位上。”秦风想到了前世的中国人,老实说这道门三清的现象跟前世的中国人十分想象。秦风记得国外有一篇报道,论述中国人为何喜欢内部争斗。结论如下:经过大范围的测试,中国的智力普遍要高过外国人,特别是欧洲人。每十个人中聪明人占8o以上!欧洲人的指数就没有这么高,每十人中聪明人不到2o的聪明人。而聪明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忍受不聪明的人领导自己,从而导致欧洲人因为聪明人不多而能够更加稳定。而中国人,却因为聪明人太多而互相争斗,想获取领导的地位。以上结论为本作者在网络上的一片英文报道上看到的,这里只做素材,不希望被别人抓来做愤青! “确实是这样的。”嫦娥点点头,深以为然地说道,“三清之中,太上老君创立的是人教。所谓人教,就是以人族为本,讲究无为而治。虽然在三清之中是属于最少参与争斗的,但也因为偏向与人族,而偏向于阐教。截教门徒因为多是妖族,且数目众多,所以与人教和阐教多有不睦。逐渐的,人教和阐教与截教的矛盾开始益加重。” “对了。我记得封神之战的起因是因为女娲派了那个妲己祸害纣王开始的,难道她也参与了其中?”秦风突然想起了一个事,马上问道。 “女娲在封神之战中完全是属于被利用的角色。”嫦娥叹了一口气,她跟女娲关系甚好,自然为女娲鸣不平了。 “怎么说?” “你记得封神之战前,那个纣王在女娲庙书写诗的传说吧?”嫦娥问道。 “当然知道,据说女娲一气之下就派了妲己出去祸害这成汤的气运!难道说这里面还有什么隐不成?” “当然有隐了!”嫦娥忽然一笑,“说到这,我们先要说一说女娲与那伏羲的故事。” “女娲与伏羲的故事?”秦风马上又来了精神,看来八卦的力量还是蛮大的,“以前听杨戬那小子说过一点,不过说得并不确实。还有一些事断断续续的,事并不连贯。正好你也是知人,跟我说一说。” “你呀!”嫦娥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我说倒是可以,不过你不许跟杨戬那混小子说。不然的话女娲jiejie指不定要怎么埋怨我的!” “当然!当然!”秦风马上点着头说道,“我听就可以了,不会到处说的。我又不是杨戬那八卦男!” “伏羲和女娲的事可不是杨戬知道的那么简单的事。”女娲笑道,“伏羲和女娲本为兄妹,千万年来都是相依为命的。只不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伏羲和女娲在心中产生了愫。你要知道,兄妹之在我们盘古一族是大逆不道的事。自然也就不可能被世人所接受,为此女娲不惜远避伏羲而不见。直到女娲造人,后土化轮回之后,人族被鸿均定为天地主宰。伏羲甘愿为了人族而转世为人皇,这才让二人有了结合的可能。可惜,人皇有人皇的义务,伏羲不得不为人族考虑。于是跟原始天尊私下定下了削弱截教,进一步打击妖族的计划。而那纣王的殷商因为有很多截教重臣,为截教的传教提供很大的便利,也就成为了原始和伏羲计划的关键。那诗么,倒是出自纣王之手,只不过内容却是伏羲用法力导纣王写出的。不然,那个只知道征的武夫如何能写出这那诗来?” “也就是说,伏羲借纣王之手调戏女娲?”秦风笑道,“果然是高手!出手不凡呐!即调戏了女娲又能够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顺道还能开始自己的计划。一箭三雕!高!的确是高!” “讨厌!”嫦娥轻轻掐了一下在一边调笑的秦风,“你可不要在女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