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四章 存粮还钱 (第2/2页)
息,而不是一百文钱的利息。 因此也有一个限制,每户人家只能存有五石粮食,必须带上自己户籍来存。 但不管怎么样,这明显比存钱要划得来。 还有一个,就是存粮食还钱,是明文规定的,今日你存的是粮食,但是一年之后,我退给你的是钱。 这事关粮食,消息一下就传开了。 “这个韩小哥也真是的,还限制每户人家只能存五石粮食,真是岂有此理。” 钱大方拿着报纸大发怨气,他粮食都卖不出去了,拿着粮食去试水金行,他非常愿意啊! 赵四甲也看不懂了,道:“这韩小哥究竟在玩什么把戏,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了。” 连他们这些商人都捉摸不透,其余人就更加不用说了,于是都在观望。 导致雷声大,雨点小。 来金行存款的人很少,几乎可以说是没有,贷款的人也没有,关键是百姓一直是受压迫的,他们不相信会有这么好的事。 但是韩艺却是稳如泰山,一点也不着急,关键是一笔笔捐款到位了,这是他目前最需要的,其中还包含着许敬宗、李义府的血与泪,但这却将金行的人弄得*,这铜钱真是太难数了,还是元家比较猛,直接弄了一堆价值一万贯的金子来,这当然也是韩艺建议的,因为南进计划需要铜钱。 直到第三日,这城门刚刚打开,只见不少百姓都推着一车车粮食来到北巷,很快将整个街道都给堵死了。 因为这些人是从四面八方来的,长安城内很多百姓都听到了风声,赶紧赶到北巷来,因为他们也都在观望中,于是乎,北巷再度就成为了全城的焦点。 咋听的哗啦一声巨响。 只见一袋子铜钱倒了出来。 旁观的人大吃一惊。
“老陶,你是来存钱的?” 这人正是陶土。 陶土兴奋的点着头,“这钱放在家里,我都睡不着,放在你这里我比较心安,而且还能赚钱。” 一旁的人惊讶道:“老伯,这么多钱,就全交给别人呢?难道你就不怕---!” “小哥,你这是什么话?” 陶土道:“别的不敢说,这韩小哥的为人,老朽可是清楚的很,若没有韩小哥,就没有咱今日,这钱放在韩小哥这里,老朽放心的很。” “陶老哥说得不错,要是韩小哥都信不过的话,那还真不知道信谁,我今儿也是来存钱的。” “哎呦!真是巧了,我也是的。” 顿时有不少人响应,全都是淘宝大市场的商人,他们是非常相信韩艺的,毕竟事实摆在面前,韩艺给了他们太多太多的帮助了。 就在此时,在女人坊的二楼站着一男一女,正是韩艺与元牡丹。 “这也是你安排的吧。” 元牡丹望着陶土他们笑道。 韩艺摇头道:“拜托!我的人品摆在这里的好不。” 元牡丹抿唇一笑,道:“既然你的人品都已经能够上得柜台,那你还叫我们元家与自由之美怂恿我们的人来你这里存粮食了。” 原来这些人多半都是元家的雇农和自由之美的员工。 人艰不拆啊!韩艺面色一僵,道:“与我熟悉的人,都知道我的人品,跟我不熟的人,当然不知道,这需要有人开道呀,也不能说是怂恿呀,你们这是在帮助他们赚钱,大好事一件啊。” 元牡丹含笑白了他一眼,又正色道:“不过你这一招倒是非常高明。” 韩艺道:“怎么?你看出门道呢?” “你可莫要小瞧人了。” 元牡丹轻笑一声,道:“你这金行实在是太新颖了,借钱的话,倒是可能会有不少人去借,毕竟你的利息这么低,但是存钱的话,可就不同了,这钱放在自己身边才安心,人人都是如此。可如果没有人存钱的话,这你金行也是开不长久的。这真的需要极高的信誉,才能够让百姓将钱存到这金行来。 而近几年年年丰收,家家都有不少的余粮,放在家里还容易坏,如果是存粮食的话,百姓可能会非常动心,在加上你暗中搞鬼,相信过了今日,很多百姓都会来此存粮食。而你的酒卖的这么好,粮食可以酿酒,酒的利润又高,你不但不会亏,还会赚不少,而且你不需要本钱,这等于是无本生意。但这不是关键,这会让百姓对金行产生极大的信任,到时自然会有人愿意将钱存入金行中,你这金行就活了。” “啧啧!不愧是元家的女人,分析的真是透彻。” 韩艺拍了几下掌,元牡丹说的一点没有错,存粮带来的利益其实不多,虽说粮价很低,但如今货币也紧张,不可能发生通货膨胀,货币才是最值钱的货品,韩艺预计到,除非发生天灾,不然的话,一年之后货币将会更加紧张,他要粮酒,直接买更加便宜一些,他这么做就是要金行深入百姓心中,让彼此建立起交流,这是做买卖最为关键的一环,没有交流就没有买卖,突然问道:“那你又是否想到,武皇后教育慈善基金会将会给元家带来不可估量的利益呢?元家那一万贯,绝对是本年度最佳投资。” 元牡丹一愣,道:“这---这与我元家有何关系?” “是大有关系啊!” 韩艺笑道:“因为这武皇后教育慈善紧急会是我们南进计划非常重要的一环。” 元牡丹听得是一头雾水。 “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ps: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求打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