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禧盛世_第七十八章 另辟蹊径,以为人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八章 另辟蹊径,以为人师。 (第2/2页)

力?

    大可不必,三月速成之法,已在束脩之内。”

    刘纬在汉字数字下面一一对应的写上阿拉伯数字。

    “这十个古天竺符号不难吧?简单固然重要,却不是最重要的,还要看实用与否。

    具体运用和细则,需系统性学习。

    我们先来看看能又多快,值不值得大费周折。

    素闻都知公正廉明,可愿以数术赐教?”

    “老夫不会!”卫绍钦皮笑rou不笑。

    “妾身想要一试,奉礼郎可愿成全?”姜氏突然开口。

    “请宫正赐教。”刘纬严阵以待,他虽然不清楚姜氏所为何来,但肯定肩负考校之意。

    “妾身失礼。”姜氏直逼讲台,居高临下的朝众人施以万福,而后喧宾夺主,“关系诸位小娘子前程未来,妾身斗胆一试。

    今有绢,七万八千七百三十二匹,一百六十二人分之。人得几何?”

    刘纬在姜氏开口的那一瞬间,便以阿拉伯数字在黑板上落笔。

    声落答出:四百八十六匹。

    几乎不分先后。

    “今有绵,九万一千一百三十五筋,给与三万六千四百五十四户。户得几何?”

    刘纬答:二筋八两。

    姜氏指着根号问:“此符代表归除?”

    刘纬赞道:“在下初学时,悟性不及宫正十分之一。”

    姜氏突然一改温和,雷厉风行道:“某县科绵有五等户共一万一千七百三十三户,共科绵八万八千三百三十七两六钱,上等一十二户,副等八十七户,中等四百六十四户,次等二千三十五户,下等八千四百三十五户,欲令上三等折半……”

    刘纬疲于奔命,不仅请姜氏再三重复所言,黑板也换了两块,答案方出。

    姜氏不置可否,默默端详,半晌才又变本加厉:甲乡共计田十七万三百二十三亩三角一十二步,上等上田六千七百七十八亩一角二十八歩、中田三千四百九十二亩三十歩、下田五千一百二十一亩五十四歩……”

    这下,就连那六岁的孩子都明白姜氏肩负考校之责,一众妇孺神情渐渐凝重。

    刘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完成解答,中间几经涂改,急得汗如雨下,新生以来,从未这么狼狈过。

    姜氏端详许久,逐一指出加减乘除等符号之后,奉上一句盛赞:“听闻京师巨贾家中坐馆月俸堪比五品清贵,没想到奉礼郎小小年纪便能更胜一筹,诸位小娘子若是学有所成,无论何时何地,均可为傍身之资。”

    刘纬连忙安抚一众娇女:“诸位小娘子放心,日常持家不用解答姜宫正这种难度的一国之计。

    但我希望诸位小娘子的算术能在三年之内大成,届时女学成立,会以月俸十五贯的薪资聘请诸位为女学教授,不逊于男……”

    “十五贯?”李继隆四女不顾母亲阎氏阻拦,扭来扭去的问,“真能比我娘的月钱还多?”

    一堂窃笑,无不莞尔。

    “小娘子放心,十五贯是基本薪资,只会更高,没有更低。”刘纬直抒胸臆,“女学会是一所专门培养薄记掌事的学堂,学制三年,专业性远远超过京师现有账房,更细心、更惜身、更清廉,也就更受主家待见,我相信,三十年之后,天下再无坐馆一职,改以馆娘替之。”

    “你若骗人,我可是会揍你的!”李四娘挥了挥粉嫩拳头。

    “奉礼郎这顿揍挨定了。”卫绍钦奚落道,“即便中书敕行十八路,也不可能将账房全换掉,莫说三十年,一百年也别想。”

    “中书不能、都知不能,不代表在下不能。”刘纬胸有成竹,“都知以为学堂只能记流水账?

    非也!

    学堂将来以查账为生。

    且是免费。

    取账面差额四成为佣金。

    天下人能不趋之如骛?

    除非涉及公事,见不得光!

    皇城司敢为天下先?”

    卫绍钦随即色变,干笑两声道:“此乃国事,皇城司财物出入,自有监掌,不劳奉礼郎费心。”

    “了解。”刘纬意味深长的笑道,“但我家兄长石公保兴就心急如焚的想要查查自家亏空,还代驸马都尉石公保吉相邀。

    我希望诸位小娘子能在十天之内熟习古天竺数字符号,再用十天小试身手。

    凡学堂查账抽佣,七成为公使钱,三成由经办人分润。”

    妇人都为刘纬之言所惊,小女孩们更是喜形于色,欢呼出声。

    朱昂为老不尊,先调侃宋太初:“肥水不流外人田,宋尚书应该再生一千金”,又打趣石保兴:“大郎宅中账目不是胡氏族人在管吗?小心后院失火。”

    石保兴就是一个激灵:“郎中都听说了,看来我家真有问题……”

    朱昂倚老卖老的笑道:“谁家没有?水至清则无鱼。”

    “大家静一静!”刘纬大声道,“诸位小娘子三月小成之后,可以先查查自家账目,束脩不就回来了?嫁妆自然也在!

    但有前提,必须安静,嗓门比我还大?到底想不想要这份堪比九品的俸禄?

    诸位年龄最长的也不会超过十二岁,父辈、祖辈在这个年龄能有这份成就?

    可以看不上这份月俸,但别浪费聪明才智。

    诸位不仅能在这里练就一双慧眼,还能学会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绝技,能学多少,不看天资,只看安静与否!

    请珍惜这份机会,十年之后,可笑男儿不如巾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