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禧盛世_第二十章 澶渊之盟(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澶渊之盟(五) (第2/2页)

外生枝。”

    赵恒肃穆告诫:“此事非卿能言。”

    刘纬刚被李继隆揍过,已有一定抗压能力:“臣是担心陛下受皮rou之苦,北朝皇帝哪有万机可理?整日骑射、游猎。”

    赵恒怒目:“休得胡言,卿连受两次挫折,还不知收敛?”

    刘纬怏怏道:“臣惶恐,不是陛下所赐,不足为惧。”

    赵恒气结,又不能真踹两脚,遂疾言厉色:“那事有几成胜算?王钦若竟欲以定州军库半数相许!”

    刘纬道:“最少六成,陛下不愿一试?”

    赵恒眼前一亮,和亲最后一丝隐患似已迎刃而解。

    刘纬为赵恒科普契丹时下政治生态。

    皇室耶律氏、耶律阿保机生母岩母斤所属拔里部之萧、耶律阿保机妻子述律平所属乙室已部之萧,三足鼎立。

    耶律氏为帝,两萧为后。

    耶律氏独大,但大不过两萧之和。

    耶律氏之所以独大,是因为一直在两萧之间寻找平衡,扶弱压强。

    因而,两萧以女为贵,渐渐成为竞争关系,后位往往决定竞争胜负。矛盾渐渐不可调和,勉勉强强一致对外。

    譬如,死于阵前的萧达揽出自乙室已部。

    而萧绰恰恰出自拔里部,严格来说还是第一位。

    据说萧绰生父萧思温当年遇刺身亡,背后就有乙室已部的影子。

    萧达揽固然死于意外,未尝没有萧绰削弱乙室已部的用心在其中作祟。

    后位如此重要,女方如何获得尽可能多的话语权?

    能力、相貌固然是一方面,嫁妆作用最是举足轻重。

    耶律氏下嫁两萧,若想不受冷眼,也得看嫁妆多少。

    契丹公元916年建国,礼仪基础薄弱,偏偏又以黄帝后人自居,并于公元918年诏建孔子庙、祭孔,从此南北制并行,儒家也就成为官方学说。

    既以正统自居,就要有正统的样子,礼仪遂为军政之外的头等大事。

    两萧之间互相攀比,耶律氏不可避免的牵扯其中,陪嫁越来越丰厚,钱、财、奴、地之上,还有筑城以嫁。

    例如耶律贤、萧绰长女齐国公主观音女,建徽州以嫁,媵臣万户。

    而且,契丹婚俗早,秦国公主至今尚未出嫁,很可能是嫁妆没谈拢。

    而且,两萧和耶律氏三足鼎立,耶律家女儿能嫁大宋天子,萧家女儿嫁不得?

    所以,以地陪嫁,在契丹国内不会有太大阻力,结个善缘,方便下回。

    ……

    刘纬头头是道,信手拈来皆有事实佐证。

    赵恒怎能不心动?无论和亲,还是会盟,压力全都在他一个人肩上。

    寇准至今不肯就和亲一事明确表态,只是不反对而已。以为人臣至极,所求为何?是为民请命?是为己邀名?已是人臣至极,邀名何用?致人主于何地?

    赵恒脾气好,不是没脾气,索性将会盟一事交由毕士安掌控,赋于寇准镇守澶州的重任。

    可澶州城下契丹大军已退至天雄军,契丹主耶律隆绪即将赶赴澶州西二十里外会盟,守着澶州城能做什么?

    赵恒暗暗发狠,你寇准想做名臣,朕就得是昏君?没有你寇准,朕就不能成事?

    赵恒决定搏一把,彻底洗去会盟、和亲之污名。

    底气何在?

    任刘纬去折腾。

    反正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cao作,成则欣然,败则矢口否认。谁家没孩子?还能一棍子打死不成?

    刘纬不仅答应了,还为自己和赵恒提前找好退路:以内藏库钱尽赎此次河北遭掳丁口,甚至是战败遭俘将士。

    赵恒一口应下,反正因为和亲每年能省五万贯,跟天上掉下来似的。

    刘纬另外提了三个要求。

    一,以周文质为伴。

    二,尽去河北地名中的“虏”、“戎”等字眼。

    三,感动韩德让、耶律隆绪。

    赵恒惟恐有失君仪,再遭百官唾沫围攻,遂不耻下问。

    刘纬说的很轻巧:“陛下同他们去河边单独走一走,拉拉家常,关心关心对方子女,关心关心对方身体,越平易近人越好。”

    赵恒愕然:“就这?”

    刘纬马屁拍的震天响:“陛下以为南北真能并立?不!即便陛下愿意,他们也会觉得永远低陛下一等,需要仪式强化自信。但陛下才是天地正统,越是平易近人,越是能以无形制有形。陛下只需敞开胸怀,敞开包容南北、包容夷夏、包容古今的胸怀。”

    景德元年十二月初九正午,澶州西,黄河边。

    赵恒、耶律隆绪以誓词告皇天后土: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献,慎守封陲,质于天地神祇,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监,当共殛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