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嘴上乾坤 (第1/2页)
深宫又分内外,清居殿以南诸殿是天子家室所居,清居殿以北诸殿则是前朝所遗妃嫔、在室公主所居,节庆家宴多设于此,方便内命妇、女官进出,小年夜宴也不例外,并置有新创教坊乐《琵琶行新唱》。 这里是皇后郭氏主场,繁文缛节过后,她拉着那些上了年纪的前朝妃嫔嘘寒问暖。 赵恒懒洋洋的靠在御座上,左手托腮,右手食指随着教坊乐节拍轻敲御案,仿佛怀抱说不尽、道不完的舒心惬意。 左侧陪坐的万寿长公主(赵光义第七女)忽然开口埋怨:“jiejie今日出宫,眼睛都哭肿了,皇兄也不知道关心。” 赵恒目不斜视:“朕若相询,她又得哭哭啼啼,还是不问的好,改日再说。” 万寿不依:“那也得先关心关心。” 寿昌红着脸道:“我没事……” 赵恒唉声叹气:“你们两个,一个想嫁,一个想剃度,朕关心什么?不许出嫁?不许剃度?朕很想你们能在宫中多留些时日,那也得你们愿意。” 万寿又羞又急:“谁想嫁人了?我没有……” 寿昌无语哽咽,滴滴答答落泪。 赵恒柔声道:“私房钱没了就没了,你嫂嫂会补上。” 宋初,公主在室、月钱一百五十贯,常年累月相加也是一笔不折不扣的巨款,下嫁之后的月俸则为三百贯,与宰相本俸看齐。 万寿心急火燎道:“私房钱呢?jiejie不会是捐给那个什么慈恩寺了吧?” 赵恒轻笑:“那倒没有,但把光教院许了出去。” 万寿干着急:“jiejie将来去哪里住持?” 赵恒佯怒:“朕养不起?别再惹她哭了。” 万寿也能感觉到四处投来的探询目光,连忙岔开话题:“玄奘法师指骨不是受慈恩寺供奉吗?jiejie可曾亲见?” “没……没了。”寿昌抬头看了赵恒一眼,才又小心翼翼道,“不是没了,他们把玄奘法师指骨封在大雄宝殿的佛掌里面,谁都看不见,但谁都能拜。” “什么?”赵恒色变,拍案而起。 …… 广福坊紧邻封丘门、开宝寺、马行街,为繁华闹市正中,笙歌鼎沸,喧嚣达旦。 寇准租住于此,三进三出,冠冕堂皇,灯火璀璨,尽为烛光,不见半点油烟,映得雪景分外妖娆。 此时,中门大开。 寇准在侍妾搀扶下送客。 以翰林学士晁迥、知制诰杨亿为首的一帮朝中清贵尽兴而去,地位稍低的则再三感恩戴德且依依不舍。 寇准一壶热茶入腹,客人才走了个七七八八,所剩大多人事不省,或以马车递送,或在客房安置。 贾德润劝道:“相公回房安歇吧,李学士刚刚遣人来报,耶律委演、张肃赖在刘纬宅不去,实在是脱不开身。” 寇准吹胡子瞪眼:“谁让他拼命往上凑的?堂堂一翰林学士,非得跟少年宠臣在一起搅和,也不怕天下人笑话。” 贾德润开解道:“和亲一事不是成了吗?锦上添花也是人之常情。” “成了?”寇准冷笑,“够呛!他契丹怎能不为秦国公主身后事打算?陪嫁本是绝佳替补,官家执意不允,将来还能把武州送回去?不是还得续娶?” 一通牢sao引来人人侧目,纷纷扬扬的大雪似乎都小了点。 贾德润冲那侍妾拼命使眼色,一左一右强行搀扶寇准往后院走,欲盖弥彰道:“相公千万别为国事动气,徐徐图之,徐徐图之……” 寇准是醉了,但思维异常敏捷。 贵为宰相,却无赐宅,也算是国朝奇谈。 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往事浮上心头,一一映照今日。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切都要从赵光义第一次易储说起。 他寇准固然因两次建言立储奠定今日之成就,却也埋下祸根。 怪谁? 寇准自认为毫无过错,那些莫须有的物什、罪名与己何干? 要怪只能怪鼠生龙子、子不肖父。 赵元佐越是高风亮节,赵光义越是无地自容。 寇准也不觉得赵光义有错,难道还能让赵元佐、赵元僖兄弟八人步赵德昭、赵德芳后尘?岂不是又一场人伦惨剧?岂不是一错再错? 要怪只能怪赵元僖烂泥扶不上墙,给了旁人可趁之机,死于枕边人之手。 寇准自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斜,并不担心赵元佐继续搅风搅雨,也不担心赵恒拿申宗古一案借题发挥,反而对王旦忧心忡忡。 当初,张洎之所以有胆量密劾苏易简、王旦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