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八年闲置一朝清 (第1/2页)
景明坊,张景宗宅。 朱氏昂首挺胸,有恃无恐:“妾身现在死,来得及吗?” 刘纬眼神明显有些呆滞:“请夫人更衣,在下洗耳恭听。” 朱氏冷笑:“那刘书记这双眼看什么?” 刘纬不再客气:“夫人明明知书达礼,为何如此作贱自己?” “作贱?”朱氏不屑一顾,“刘书记把哺育之恩当什么了?” “哺育之恩在下可以认,请夫人更衣。”刘纬道。 “仅仅只是这样,刘书记还敢登门?”朱氏忽然一抓一按。 “呜呜……”刘纬挣扎无果,反手环抱,大朵快颐。 “可以了。”朱氏腿脚发软,抓着刘纬发髻往外推。 刘纬重心下移。 “你干什么!”朱氏渐酥渐融。 …… 云雨初收,恰似眠起。 朱氏正襟危坐:“妾身当初死节,茂实是不是就不用出宫了?” 刘纬没好气道:“陛下、娘娘会想不到这点?夫人应该感恩,而不是胡作非为!” “像你刚刚这样?”朱氏娇笑,“娘娘能给你的,妾身给不了。妾身能给你的,娘娘也给不了。” “夫人若想张公子平安一生,就不要有非分之想。”刘纬吃也吃了,睡也睡了,做不到无动于衷。 “妾身从无这等奢望,只求茂实能像你这样。”朱氏探出玉趾搭在刘纬怀里。 “那比非分之想还难,张都知授意夫人如此行事?”刘纬既自得又心虚,虽然已占尽主动,却也承担起更大风险。 “他没那个胆子,妾身也不是自甘下贱之人,妾身只想给茂实找个依靠。”朱氏幽幽叹道,“殿下一事,妾身至今一头雾水,他同样讳莫如深。但安王、雍王先后遭遇不幸,诸王出宫就府,尚药局、御药院、御厨房接连改制,妾身再愚钝,也能有所悟。安王、雍王众目睽睽之下,尚且冒天下之大不韪结交寇准,妾身怎能不为茂实打算一二?” “张公子差不多该回来了吧?”刘纬不置可否,抱着怀中玉趾把玩。 “景宗想晾你一日,好教你明白主仆之分。”朱氏掩嘴娇笑,又见万种风情。 “倒是真敢想。”刘纬俯身就嘴,两手上下游走。 “你把妾身当成什么人了?”朱氏又羞又怒。 “女人。”刘纬食髓知味,狂到无边,“脸儿美,奚儿窄。玉纤嫩,酥腻白。自觉愁肠搅乱,坐中狂客。金缕和杯曾有分,宝钗落枕知何日。谩从今、一点在心头,空成忆。” “登……徒子……”朱氏再作春泥。 梅开二度,天青日白。 刘纬却开始后怕,直奔慈恩寺修心养性,偶遇结伴游寺的钱惟演等人。 《皇宋日报》异军突起,惹来无数眼红。 钱惟演、杨亿等人作为受害者,比谁都清楚其中利弊,痛定思痛,有意创建《东京旬报》,从而在舆论场上分一杯羹。他们并未好高骛远,仅把销量定在万份,找来找去,就属刘纬当初通过李宗谔的报价最厚道,但编辑、审核权限都不愿拱手相让。 钱惟演等人担心刘纬肆意删减,有损《东京旬报》风气。 刘纬很愿意百花齐放,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规避关停风险。但他担心钱惟演等人嘴上不把门,将来可能会连累印坊。 其实,双方见面气氛很融洽。日前风波,绝口不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忘年交相聚。 刘纬决定退一步,要求钱惟演等人出具声明、一一画押,承诺《东京旬报》内容与印坊完全无关,后果完全自负,承担连带责任。 钱惟演等人则反过来要求印坊保证《东京旬报》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 刘纬嗤之以鼻,把印坊错漏与编辑权限、审核权限捆绑在一起。 双方再次媾和,并赴印坊参观。 九月,开封府和国子监发解试榜出,林宪杰毫无悬念的晋级礼部省试。 宋初,知贡举人选多在礼部省试之前卡点公布。 但人选并不难猜,主官多为翰林学士,晁迥、杨亿、李宗谔三选一,晁迥资格最老,答案呼之欲出。 刘纬找来晁迥历年奏疏、诗词、文集等等,让林宪杰烂熟于心之后模仿作文。 林宪杰不是一般的慌。 若论刘纬死对头,晁迥肯定位列第一,因其长子、长媳已然和离,是不死不休的那种世仇。 刘纬则以“糊名考校”安慰,督促林宪杰的同时,为刘娇、刘慈、摇光、璀璨、山茶、李芷、洪澈、杨正宽另开一班、因材施教,后又将李四娘从光教院拉了回来,手把手教育。 阎氏招呼都没打,便送来颜色上佳的陪房婢女两人,一为李家家生子,一位阎氏娘家远亲。既为李四娘将来能在刘家立足,也为检视刘纬有无隐疾、恶疾在身。 刘纬有苦说不出,他与素娘等人同房一年有余,至今不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