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扬音微杂凤箫声 (第1/2页)
景德四年,十二月二日。 天书降东华门,文武百官、来朝蕃使亲见。 相王赵元偓、舒王赵元偁、广陵郡王赵元俨、知枢密院事王钦若遂于长春殿请封禅。 赵恒不许:“朕之不德,安敢轻议?” 长春殿礼毕,百官赴崇德殿叙班, 辇驾还宫,至内东门小停,命刘纬登辇随驾。 刘纬静静跪座在御座左侧,念念则在赵恒怀里咿咿呀呀伸手要抱。 赵恒微醺,志得意满:“念念把油壶踢倒了,仅点燃一只,没伤着人就好。” 刘纬恭维:“陛下所筹,胜臣千万倍。” 赵恒啧啧浅笑:“运道使然,念念这孩子也是朕的嘉瑞。” 刘纬道:“陛下伤人了。” 赵恒问:“耶律谐里?” 刘纬道:“耶律谐里可能回不去了,契丹主若是得知此事,会先杀他祭旗,再举兵南下。” 赵恒意味深长的笑道:“卿且放心,朕不做画蛇添足之事,过犹不及,到此为止。” 刘纬伏地顿拜:“陛下贤明,国家之福。” 赵恒道:“卿先把《皇宋晨报》那一摊子事兼起来,朕不指望它蒸蒸日上,但也不能贻笑大方。天寿寺僧徒相国寺,天寿寺暂时挂在御药院名下,年后划为三份,念念一份,卿一份,作何用处,朕不干涉。” 刘纬再拜:“臣定不负陛下期望。” 赵恒犹犹豫豫道:“念念……念念的性子……是不是冷清了点?” 刘纬斩钉截铁道:“殿下这是骄傲,身为不世明君嫡长女的骄傲,三岁看八十,臣请陛下拭目以待。” …… 赵恒稍事休息,再御崇德殿。 王旦率百官再请封禅。 赵恒还是那句话:“朕之不德,安敢轻议?” 之后,御崇政殿。 修仪刘氏怀抱赵念念、率内外命妇贺承天节。 刘纬侍立在台阶左侧,站起居郎位。 赵念念“咿咿呀呀”的伸手要抱,一声“爹爹”换来内外命妇阿谀奉承如潮。 赵恒遂以教导有功为由,升修仪刘氏为德妃,领后宫事。 …… 东京内外,处处喜庆。 惟独都亭驿愁云惨淡。 契丹来使沉默寡言,再无处在繁华正中的兴奋。 耶律谐里紧抱双膝,喃喃自语:“不会的,不会的,肯定是南人使诈……肯定是南人使诈……” 左右无不骇然。 东张西望的是你,大喊大叫的也是你,伸手去抓的还是你,几千双眼睛看着……不是一句“使诈”就能交待过去的。 耶律元的心情同样糟糕透顶,但理智还在,好心提醒:“先写封奏疏递回上京。” 耶律谐里又惊又惧:“耶律元你什么意思?你也在一边看着!睡一觉……睡一觉就没事了……” 契丹来使愈加惶惶不可终日。 次日,王曙雪中送炭,拍着胸脯保证宫中已下封口令,不得再将天书与契丹来使关联。 耶律谐里不为所动,以醉生梦死、卧床不起为病入盲膏之症状,一再拖延归期。 耶律元有意抛下耶律谐里北归,却被李琮、李cao力阻,惟恐耶律谐里由破罐子破摔上表求为降臣,届时……谁能保证萧绰、耶律隆绪不迁怒于人? 他们日盼夜盼,终于盼到贺正旦使左威卫上将军萧留宁、彰武节度使耶律信宁、副使崇禄少卿邢详、右威卫大将军耶律遂正。 哪知契丹来贺正旦使避而不见,改住景阳门班荆馆。 耶律元硬着头皮登门拜访,仍被拒之门外,仅得耶律遂正遣亲随告以四字“一了百了”。 耶律元、李琮、李cao早就对“一了百了”动过心,问题是耶律谐里若有不虞,谁来背锅? 对于耶律元、李琮、李cao来说,把耶律谐里带回去是最好的结果,不至于无可救药。 对于耶律谐里来说,能在都亭驿终老,万金不换。当萧留宁、耶律信宁执意入住班荆馆,他就已经大彻大悟:回不去了,三番五次暗示的王曙想要单独拜见赵恒,却得不到任何回应。 不是王曙装糊涂,而是赵恒不许。 耶律谐里活蹦乱跳的回到契丹上京,天书降东华门一事才更有说服力。而且两国交好之初,彼此防范心理严重,不宜出现使臣变节这等震惊中外的诡异事件。 赵恒遂命刘纬,一定要将耶律谐里送回契丹,不惜任何代价! 刘纬先顾小家,不慌不忙的等到年三十,满怀深情的做了年终总结。 崔兰珠持家、迎来送往。 素娘、关婉围着赵念念转。 洪澄一心扑在光教学院上。 冯婉娘专注于《声乐歌舞从业者协会》。 姜氏、满子路则被当做救火队长用,一度针不离手、缝缝补补,就为将某人天马行空的想象穿在身上。 三位乳娘奶了小的,奶大的。 四名宫女拿着两份俸禄,全都动了凡心,不断向崔兰珠看齐。 那名内侍已经决定在光教院终老…… 人人尽心尽力。 万千总结不敌最后一句激励人心:“往年十二月是两倍月俸,今年另加三倍,是念念给大家的压岁钱。” 刘纬忌酒忌rou,避开一院欢笑,躲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