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北地兴风(六) (第2/2页)
一帐,同羊入虎口有什么区别? 耶律隆绪驾崩,拔里部也就没了,萧绰岂不是死不瞑目? 如今的拔里部实靠玉田韩氏支撑:韩德崇子、韩德让侄、耶律遂贞官拜汉人行宫都部署、南院枢密使。 或许…… 或许根本就是耶律隆绪在向乙室已部作出保证:自两部并为一帐那日起,乙室已部即为契丹唯一后族。 刘纬忽然想起时常在耶律隆绪左右来去的耶律宗愿。 大悟彻悟! 耶律隆绪是在为耶律宗愿铺路! 假如乙室已部点头,而拔里部乐见其成。 耶律宗愿或能与那些叔叔、堂兄、堂叔、堂伯争上一争,继皇帝位! 乙室已部甘心为他人做嫁衣? 肯定不愿,孱弱的拔里部不值一提,比耶律隆绪豪爽的人大有人在。 但若耶律燕哥产子,则又另当别论。 乙室已部很可能因此把心思分出一半放在南朝:德妃刘氏出身低微,封后尚且如此艰难,其子怎能继皇帝位?有耶律隆绪全力支持,未必不能成事…… 刘纬仿佛回到观稼殿觐见那日。 赵恒脸上指痕惊心。 耶律燕哥则英气勃勃。 刘纬虚惊一场。 若非耶律隆绪日后子嗣众多,这汉jianian名头说不定就坐实了。 他忽然又憧憬起来。 倘若耶律燕哥产子,耶律隆绪会以什么方式送自已回朝,为其外孙保驾护航? ……
刘纬还是下笔了,毕竟有玉牒、族谱的修撰和德妃刘氏的封后诏书在先,还有不知名的贵妇侍寝,找不出拒绝的理由,也没那个胆子。 契丹诏敕以汉字和契丹大字两种文字书写,不足则以汉字替,字不同而意同:大契丹=大辽。 …… 契丹崇日,宫殿、行帐皆东向,捺钵之始,亦逐日而行。 李余懿领着正旦使团夹在宫卫之中蹭吃蹭喝,并拥有三顶独立毡帐。 刘纬则在耶律隆绪左右干着有名无实的知制诰,已将契丹权贵认了个七七八八。 契丹君臣之间,并无繁琐礼节,近臣、重臣多能坐而论事,还在耶律隆绪脱不开身的时候,拉着刘纬闲话南北趣事,时常以酒宴、狩猎相约。 但刘纬从不出行宫范围,除非陪同耶律隆绪游幸。 四时捺钵既是强国之本,也是风险所在,耶律隆绪、耶律宗真、耶律洪基祖孙三人均病逝于行宫,居心叵测则被牢牢挡在行宫之外。 对于大小叛乱无数的契丹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奇迹。 宫卫、牙帐制度功不可没。 牙帐以枪为硬寨,用毛绳连系,枪下置一黑毡伞,由亲军驻守。 牙帐、省方殿、寿宁殿、八方公用殿、长春帐、鹿皮帐组成的行宫就这样牢牢屹立在中央。 枪外另布小毡帐一层,每帐宫卫五人,执兵仗为禁围,共六千,每日轮番千五百人祗直禁围外,卓枪为砦。 夜则拔枪移卓,于寝帐周围立拒马,外设铺传铃宿卫,隔绝北府、南面官、宫卫仆从所属毡帐。 拒马之内秩序井然,不代表拒马之外。 世事已似是而非,刘纬不敢赌,更不敢结交契丹权贵,面对邀约,好话说尽,就是不越雷池半步,惟独孩子是例外。 耶律隆绪的牙帐对萧啜不、萧匹敌这对未成人的表叔侄不设防,任其自由来去。 萧啜不父亡、生母在,可怜程度有限。 萧匹敌年仅七岁,命运比较悲惨,出生不到不到一月,其母耶律延寿女(萧绰之三女)就因其父萧恒德私通宫人忧愤而亡。 萧绰随即赐死萧恒德,养萧匹敌于深宫,逝世之后,由萧菩萨哥抚养。 两个熊孩子还没到最惨的时候。 萧啜不后来娶了钦哀皇后萧耨斤之女耶律岩母菫,却因萧菩萨哥这个姑姑、为萧耨斤所不容, 萧耨斤直接把萧啜不弄死了,并令耶律岩母菫改嫁。 而萧耨斤给萧啜不安的罪名也很伟大,诬其与萧匹敌谋逆! 于是,这对表叔侄同赴黄泉。 …… 刘纬一想到萧啜不、萧匹敌将来有可能簇拥萧菩萨哥南逃,就对二人上了心,故事、魔术信手拈来,其乐融融,如胶似漆,反而把耶律宗愿忽视了。 耶律隆绪头痛不已,二月十五、幸瑞鹿原出猎时,扔给刘纬一把长弓:“嘉瑞不是要射天狼吗?试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