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千古师表 (五) (第2/2页)
再赴契丹行在,抛出另一方案,以泥河(今韩国北汉江)为南北界线,将高丽一分为二。并言:“北朝未告而讨党项,两国无合兵之实,决无裂土可能。” 是夜,刘纬宿于契丹行在。 萧啜不、萧匹敌奉皇子耶律无敌来见。 十年前的荒唐历历在目,那黑夜中的温柔已成今日梦魇。 耶律无敌一副汉人童子装束,眉眼似曾相识,被萧菩萨哥养在幽州皇宫,其母耿氏已在大中祥符八年落发为尼。 刘纬不再拒绝萧啜不、萧匹敌行师礼,坐的稳如泰山,耐着性子考校三人。 …… 行在宫帐。 北院枢密使萧孝穆、南京留守、汉人行宫都部署耶律遂贞、南院枢密使耶律显忠等重臣云集,针对合击高丽的可能性畅所欲言。 宋由登州直扑高丽中原道(今韩国忠清南道),是在复制唐苏定方渡海破百济之战,具有极大的可行性。 但宋谋党项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之事,无论役夫调度,还是攻城手段的准备,至少需要两年以上的谋划才能成事,合击高丽之战会不会又是这样? 耶律显忠的立场最艰难,曾名王继忠的他,委婉反对:“南朝取党项的时机太过诡异,而我契丹连连征战,财疲民困,近年不宜大举兴兵。” 萧孝穆道:“不难猜测,党项拒绝吐蕃借道朝觐,屡掠朝我贡物,不讨如何服众?他李德明咎由自取,累我契丹为南朝做了嫁衣。”
耶律遂贞道:“合击高丽一事,三年方能成行,而南朝占党项迫在眉睫,或是其拖延之计。” 萧孝穆道:“南朝那位嘉瑞不是已经拿出诚意了?昨秋有输粮船在蓟州平虏渠入海口登陆,自万里之外的暹罗载米而来。” 耶律隆绪皱眉:“卿以为可行?” 萧孝穆道:“南朝首议怎会急我契丹所急?臣请陛下暂绝其妄想,其备选更值得商榷。” 耶律隆绪冥思片刻,瞪着血红的双眼问:“秋攻朔方,是否可行?” 众人面面相觑,守口如瓶。 先为高丽所败,再为党项折戟,倘若又在宋军手中失利,有何面目自称“北中国”?藩属会不会就此绝了朝觐? 耶律遂贞、耶律显忠是汉人,不敢触这个霉头。 萧孝穆小心翼翼的道:“南朝嘉瑞仅率三千骑来援雄州,陛下稍露西进之意,他便坚壁清野,河北不会是出兵之地。朔方十二万宋军,半数为轻骑,或会击我西北招讨司,而阻卜向来不驯……” 耶律隆绪不耐:“显忠呢?” 耶律显忠道:“党项昨年寇延州并无失误,是周文质甘冒断粮之险扭转战局,应肩负便宜行事之权,我契丹下朔方不可能一战告终,恐为高丽、阻卜所趁。” 耶律遂贞道:“南朝归还关南、易储、增币,我契丹取河西。” 耶律隆绪缓缓摇头:“不够!” …… 亥时中。 刘纬赴宫帐觐见。 耶律隆绪脸红脖子粗:“朕未负卿!” 刘纬理直气壮:“外臣亦未负北朝皇帝陛下所托。” 耶律隆绪怒不可遏:“父女终生不见……朕认了,燕哥子女双全,为何不来拜朕?卿当初是怎么承诺的?” 刘纬道:“两位贵人尚未成……” 耶律隆绪不由分说:“我儿骄女可为我契丹太子妃。” 刘纬瞠目结舌:“外臣……外臣已向我大宋皇帝陛下求亲。” 耶律隆绪踹翻御案:“胆敢欺朕?” 刘纬道:“外臣不敢,请尚礼单已在月初上呈,天下皆知。” 耶律隆绪深吸一口气:“南朝皇第二女也可。” 刘纬扭扭捏捏道:“外臣代两子求亲。” 耶律隆绪忽然开口大笑,声若洪钟,经久不绝,吐尽心中郁结。 刘纬面红耳赤:“北朝皇帝陛下误会了。” “误会?朕为何事发笑?”耶律隆绪乐不可支,“彬美下一国,曾无相印酬,嘉瑞真是料事如神啊!何不与朕结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