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禧盛世_第十章 大争之世 (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大争之世 (四) (第2/2页)

五十万缗。

    天禧十二年,就已增至一千二百万缗,又属钱券流通之后的增速最快。

    赵祯慢慢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左藏库岁入很可能锐减五分之一以上……

    他彻夜不眠,辗转反侧,内心深处甚至希望吕夷简的一石三鸟之计能尽全功。

    可是,丁谓已经开始着手打捞王曾上岸。

    冒名科举之罪,不成立!

    户贴上仅需注明三代,王审邽传至王曾已是第六代。

    王曾从未承认自己的先祖是太原王霸,实乃牵强附会之人生拉硬套。

    太原王霸是人?

    泉州王霸就不是人?

    早在大中祥符元年,赵恒封禅泰山之时就已下诏:两浙钱氏、泉州陈氏近亲、伪蜀孟氏、江南李氏、湖南马氏、荆南高氏、广南刘氏、河东刘氏子孙未食禄者听用。

    泉州王氏实为泉州陈氏所纂,之所以未蒙恩赦,并非罪大恶极,而是年代久远!

    丁谓后发先至,以阳谋硬撼吕夷简阴谋诡计。

    孰是孰非,不言而喻。

    百官多对王曾报以同情,纷纷站队丁谓,恳请从轻发落。

    吕夷简只能硬着头皮抗下去,已是不死不休之仇,他不敢让王曾一脉继续留在朝堂,死咬僭伪不放,欺王曾无后,仅以其弟王皞子王绎为嗣。

    天禧十四年,四月初一。

    王曾着白衣诣崇政殿西阁觐见,伏泣不起:“草民有心隐瞒家世,累先人蒙羞,不敢再损国体,请往泉州侍奉祖居。”

    赵祯大为意外:“泉州?”

    王曾泪流不停:“天禧八年,楚国公告诫草民,中书乃天下至公之地,苟且行阴,如何服众?草民未能及时醒悟,反而越走越远……”

    赵祯分外落寞,入禀刘娥,王曾坚决不受官身,请往泉州定居。

    刘娥不以为然:“泉州?为什么?”

    赵祯道:“祖地所在,有楚国公唱酬。”

    刘娥冷脸,明显不悦。

    “今交州已复,泉州自古富足,又为腹心之……”赵祯心中一动,“是避祸!契丹或将大乱,波及青州!”

    刘娥颔首:“嘉瑞家酿,皇帝如何处置?”

    赵祯吞吞吐吐道:“孩儿问过寇瑊,楚国公在泉州买扑、买曲……”

    刘娥摇头:“无关是非,皇帝如何处置?”

    赵祯问:“和买?”

    刘娥反问:“嘉瑞哪一次不是谋定而后动?皇帝先落下乘,恐为青史所轻。”

    赵祯汗流浃背:“请娘娘示下。”

    刘娥道:“许其入市诸路,尽听其便。”

    赵祯愕然,那可是占岁入五分之一的酒榷!

    刘娥淡淡的道:“他若不知进退,焉能走到今日?要其献计,还得让其感恩。”

    ……

    三千里外,浯洲。

    耶律别古特一行小作休整。

    刘纬登岛,嘱咐又嘱咐,更像长辈而非友邦。

    耶律别古特问:“楚国公不恨我父王?”

    刘纬以问代答:“你恨?”

    耶律别古特含泪摇头。

    刘纬笑道:“能有一方天地遨游,何其可贵?若有不虞,暂退交州。”

    ……

    天禧十五年,正旦。

    刘纬连续第六年以妻妾有孕为由,求免朝觐。

    慈宁殿之夜,温暖如春,其乐融融。

    耶律槊古诞下赵祯长女,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刘娥沉浸在牙牙学语之中。

    内侍高唱盛世太平,并代地方官奉上孝心:“判泉州、楚国公刘纬献鸿羽六……术一……”

    赵念念愕然侧目。

    赵祯大喜,捧册拜读。

    雁为聘礼,六羽代表六礼?

    刘娥眉头就是一皱:“皇帝愿意?”

    赵祯道:“先帝、娘娘慧眼如炬,亲择天作之合,孩儿愿意。”

    刘娥沉吟许久,方道:“念念取雁。”

    赵祯瞠目结舌。

    六羽代表六人?

    赵寿昌、赵念念、赵元元、赵德宁、赵德静,这才五人,还有一个是谁?

    凌晨。

    贺契丹主生辰使梅询诣雄州急奏:耶律隆绪病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