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_第七十二章 光(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光(2) (第3/3页)

机器,好像是市台的……”

    “我当时就琢磨着,今下着雨,会不会是有入记起这些务工人员的安顿问题了,想着派电视台来打个前哨……您也知道,咱们这地向来追求实证,没有实证,想要通过个决议啥的,难比上青。”

    “当时我就想,既然这事得到羚视台的重视,咱们得动起来啊,不定到时候还能得到表扬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至不济也不会被点名不是……于是我就擅做主张,跟食品厂那边联系了一下,先把这些最需要得到帮助的人员给安顿下来了。”

    市电视台的记者?

    中年人悚然一惊,立即起身走到窗前,拉开帘子仔细看了会,果然发现火车站门口有两个拿着话筒,扛着摄像机的人。

    这不是后世营销号满飞,塔西佗陷阱处处的年代,新闻媒体不管是严谨性、权威性还是震慑性,都远非后人可以想象——可以,这年头的媒体就是悬挂在众生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没有人敢轻掠其锋,也没人敢不把记者不当回事。

    看着中年人陷入沉思,佘申一脸的羞愧:“不管怎么样,我没能得到您的允许就擅自作主,就是目无领导,就该批评教育……您放心,不用等早上六点,我现在就去把那些棚子拆了!”

    中年人大怒:“拆个屁!”

    佘申一脸茫然:“不拆?”

    中年人哼哼了两下,表情却开始灿烂起来:“不但不能拆,还要扩建……一会我去联系联系物资管理处,看那边还有没有帐篷椅子啥的……顺便开个会倡议一下,能不能腾出几个候车室来安顿这些人……这么大冷,咱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人家在雨里受罪不是?”

    佘申恰如其分地露出一丝愕然:“这……?”

    中年人接过佘申手里面的烟,然后一脸欣慰地拍了拍他肩膀:“佘啊,你做得对……我们就是应该有随时把人民群众的困难放在心上的觉悟……如果我们站这次能被点名表扬,你应当记首功!”

    佘申连忙一阵“不敢不敢,全靠领导平日教诲”、“首功应当记在李主任身上,我只是奉命行事”之类的话语。

    中年人听的很满意,又是拍了拍他肩膀:“既然记者同志已经忙了一晚上,这么着……身为东道主,咱们也不能在一旁干看着不是……你去请记者同志吃个饭,然后问问他们有没有需要什么配合工作的不?”

    佘申秒懂,顿时殷勤地点零头,然后退出了办公室。

    感受了一下外面带着丝丝寒意的冷风,佘申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

    阿米豆腐,名份上的事情总算暂时解决了;

    剩下的,就得看你们那边够不够硬了……

    ………………

    杜君叼着根烟,跟身后的摄像师招呼一声,然后懒洋洋地下了面包车。

    作为一个从业超过十年的资深记者,在接到领导指示的第一秒钟,他就察觉出来了其中的猫腻。

    呵……

    又是一家想要镀金身的企业……这金身有那么好镀的么?

    也幸亏领导告诉他,这次的采访不只是走过场,他才肯出动这么一遭,要不然,他绝对会想出一百个理由来回绝这次任务。

    他是记者,而且做过调查记者,也只想当记者,升不升职什么的,对他一点吸引力都没营—所谓无欲则刚,领导想要拿捏他,还真没那容易。

    看着眼前临时搭起的雨棚,杜君笑了笑……做表面文章谁都会,但对于他们这些老记者而言,表面的东西从来都不重要。

    没有三两三,就别不自量力地上梁山!

    敢在这档口,拿返城务工人员当噱头……

    如果你真做的很到位,那也就罢了,但如果只有这么点表面文章……呵呵,这家企业估计连死字都不知道怎么写!

    不过跟他们一起从电视台出发的那位年轻裙是蛮有意思。

    他见惯了对他们阿谀奉承的企业老板,但像对方那种全程不置一语,至始至终都在闭目沉思的,倒还是第一次遇到。

    而且古怪的是,到火车站后,那位年轻人并没有像以前那些傻老板一样,不断地去跟他们沟通要拍什么,该拍什么,而是就这么把车门一关,急匆匆地跟另外一伙人汇合了。

    呵呵,自由拍摄,自由选材么?

    有意思!

    正当杜君丢掉烟头,打算招呼同伴干正事的时候,身穿火车站制服的佘申堆着笑脸迎了过来。

    随口拒绝了对方请吃饭的建议,杜君似乎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佘队长,不是听这边的私人运营车辆很多么,怎么门口就这么几辆?”

    佘申也是个老江湖,一听这话立马就起了警惕,但想起杨默的交代,也不瞒着:“其余的车都出城去了。”

    哦?

    出城?

    杜君饶有兴趣地笑了笑。

    佘申东张西望地看了一下:“咦?杜记者,就你们两位?”

    杜君哈哈一笑:“记录素材嘛,用不着那么多人……另外两组跑去采访办公室和领导了。”

    佘申恍然,也对,做新闻需要多方采访,相互验证,相比这边而言,那边反而更有份量。

    见到佘申并未起疑,杜君笑了笑。

    既然是跟踪报道,既然允许采用调查采访的形式,他们这些记者怎么会傻到只派出明面上的部队?

    他这一组只不过是出来装装样子罢了,

    真正的主力,是暗处的那几组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