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七章 九章量子计算机和科研难题 (第3/3页)
class='gcontent2'> 想到这一点,陆杨在心中刷新了对潘老的认识,果然能主持大项目的科研工作者,就不再是单纯的科研工作者了。 人心也是非常复杂的。 陆杨倒是没有被潘教授当初的忽悠弄生气,为了科研经费嘛,是能理解的,他也相信,潘教授后来参与柔性固态电池项目,便意识到他爆发出的巨大潜力。 想要弥补自己以前的忽悠行为,就去找了许多老院士,给陆杨搭建人脉,帮陆杨铺路。 这时候的潘教授,才算是真心为他考虑,而不是单纯当他是科研经费取款机。 虽然不打算记仇,陆杨还是打算以后慢慢稀释掉潘见伟的股份,算是对潘见伟一开始没有真诚的惩罚。 当然陆杨不会明着说,有些事大家心照不宣。 也许潘教授也不在意股份。 找潘见伟以前的老东家帮忙,陆杨也不想这样做。 当初潘教授背后的学校还有项目组,是打算投资陆杨一起联合研发量子通讯。 后来陆杨觉得对方开价低,把潘教授直接挖走了。 别人肯定对陆杨和潘见伟怨气不小。 陆杨也不想将来产权归属出问题。 他叹息一声,也不再提用原来潘教授用过的大型设备。 至于找周领导走关系,让他们帮着协调重新造大型设备。 显然也不符合陆杨的需求。 时间很长不说,方法还比较笨。 毕竟国外的设备,可能只有卡车那么大,自己造的设备,客厅那么大,还可能要在地下铺设量子隧道。 想想就心塞。 技术差距有点大啊! 外国人提前开启工业革命,领先了两百年,底蕴太厚了。 不是一下子就能赶上来的。 好在陆杨也没有被打击到气馁。 他并非无路可走,陆杨仔细想了想,发现有很多路可以走。 第一条就是不计成本投资潘教授,砸钱让他研发,自己也参与其中,双方一起努力,追赶国外的水平,直到可以控制微观粒子。 潘教授估计会很高兴陆杨这么做。 第二条路,找潘教授老东家帮忙,借用对方的设备做实验。 隐患便是利益太大,将来别人可以找借口插手陆杨的项目,别人也不一定借,可能会利用陆杨和潘见伟急需他们帮忙,提出参与项目的条件。 而且选这条路,很丢脸。 这年头,自力更生才是王道! 第三条路,购买国外设备,不管是走通IBM的路子,还是找国外设备厂家定制。 时间上来说,IBM帮忙速度最快,国外厂家定制也许要等很久,另外对方非常有可能担心夏国科技领先,限制设备流出。 当然陆杨除以上三条路可以走以外,还能另辟蹊径,走自己的路。 这也是陆杨所想的自力更生,王道路线。 那就是拿出磁粒子控制微观粒子的技术方案,大型设备的验证路线不用走了,直接小型化。 困难自然也有很多,陆杨不清楚能否造出来。 如果相关技术细节,都告诉潘见伟,他可能立刻能给出能否实现的答案,但陆杨不会告诉潘见伟。 和柔性固态电池一样,他要把控关键的技术。 至于成功后,教给曾院士这样的人,那是后话。 到时候这就是单纯的交易,增院士背后是花钱购买了的。 目前还是联络IBM还有外国生产相关设备的厂家看看,能否购买到技术吧,不行再看走其他那条路。 陆杨感觉成功的概率比较小,只能说试试。 他这些天就待在实验室,请教潘教授一些问题,旁敲侧击的打听一下,能否实现他需要的一些效果。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黑科技:我的民科成真了更新,第八十七章九章量子计算机和科研难题免费阅读。http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