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可能存在太阳系的机械文明 (第2/3页)
亡的人的消耗。 这些死亡的人,也需要自己的家人帮他们“续费”。 陆杨同样也可以计算得出,每个家庭最终因为老人太多,家庭成员太少,负担会越来越大。 和现实当中因为是独生子女,等成家立业过不了多少年,家里老人也老了,小孩也开始上学,夫妻二人都挣钱养家,但面对夫妻俩个人4个老人,再加上几个孩子。 依旧会过得很艰难。 解决的办法,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停地生娃。 现在独生子女,到了最后成了2个人养4个人。 但假如有了5个娃,那这五个娃将来都可以支援一下分摊掉养父母的“灵能”。 所有人都结婚生娃,也会有父母,但所有夫妻都有五六个兄弟,七八个兄弟,那问题就好一些了。 毕竟人多了以后,也许就有一些比较出息。 在梦境世界,也需要大量新生人口。 只要有更多人就能挣更多灵能,至于隐患,比如这批人老了以后,那又需要更多人口养老掉的这批人。 这就成了几何递增。 最开始想养活15亿,有个5倍人口75亿人去供养,到了第二代,75亿加15亿,有90亿人需要养,但下一代,可能已经达到了450亿人口。 想要不崩盘,现实要快速发展。 地球容纳不下这么多人,那就要把火星发展起来,火星不够用了就考虑更多太阳系的星球。 真等太阳系的星球都不够用了。 那就必须扩张,需要去开发其他恒星系。 陆杨估计高级文明都需要大量恒星系。 因为他们的人口肯定是一直在增加的,高级文明的人口也许是数千亿,数万亿。 一个类似地球的星球,100亿人口,已经算是比较多了。 科技继续发展,各种技术诞生,让楼变得更高,农业更加发达,也许还能让人口密度继续提升。 可不管怎么提升,最终舒适度肯定会受到影响。 到时候就不会有什么森林了,因为全都成了城市。 就连种菜、种水稻全都会在高楼大厦内,使用的是无土栽培,靠的是电能供应能源。 这就面临能源消耗过大,不够用的问题。 所以想要地球这样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人口继续突破极限,朝着几百亿,几千亿发展,那必定需要能源技术突破。 在自身母星无法容纳更多人口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开发外星球划算还是继续提高母星人口密度更划算了。 改造恒星系的其他行星,每颗星球的开发成本也不一样。 像是和地球条件差别不是特别巨大的火星,肯定算是优良可改造星球。 估计高级文明在对外贸易时,肯定也将恒星系的星球当做商品对象的。 木星那样大的星球,不说他是气态行星的问题,单单是星球大了以后,重力变大,那就不适合人类生存了。 就算反重力技术,也不是消除重力。 星球带来的重力依旧会存在。 所以最适合人类文明的星球,肯定是地球这样,人类可以最小的代价改造。 根据陆杨接触的资料,目前地外文明最大规模的文明,也是碳基生命。 都是动物进化而来。 像是小说里的硅基生命基本不会自然进化出来。 碳基生命的高级文明,倒是可以改造出碳基文明。 就算是陆杨,目前都已经初步具备这样的能力。 因为他的人工智能,已经全面超越人类,就连自主判断都已经达到极高水平,高级文明肯定比陆杨还厉害,他们的人工智能,随随便便都可以制造出电影《终结者》里的天网。 就算是陆杨,他的小天,原型也是天网。 一直发展下去,天网失控,一个人工智能就能组建出一个文明。 陆杨猜测,地外文明当中,一定有不少人工智能组成的智能文明。 这可能是来自碳基文明发展人工智能时,智能失控,最终人工智能把碳基文明圈养,发展出自己的智慧后,说不定会杀掉碳基生命。 智能文明的星球,估计到处都是机器人。 他们能最快速度爆兵,适应恶劣的行星环境。 就算木星这样的气态行星,对智能文明来说也是可以征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