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节反击计划 (第2/3页)
了指陈豪。 “刚才看到了东进的大队人马,一眼望不到头……应该是新调入我们军区的。”陈豪整理着思路,“日军分南北两线进攻,南线已经占了高密,北线逼近了潍县,上级令我们放弃高密北撤至此。或许是集中主力反击他的一路?”陈豪想起了刚才遇到的那支陌生的部队。 “哦?反击哪一路?”曲致庸微笑着望着陈豪。 “是北线吧?如果打南线。我们的部署就有问题了。” “好,为什么是北线而不是南线?” 陈豪的思路清晰起来。“报告旅长。如果反击南线。我旅就不应该撤至杞城了。或许上级要我旅和14师就地抗击,为北线反击提供掩护。” 曲致庸的脸色严肃起来。陈豪的判断有道理,但有明显的漏洞。如果是为北线保障侧翼,那么总部就不会将16旅捏在手里而应该继续置于14师的指挥之下。刚才那支部队他已经看到了,显然是从潍县和高密中间插入敌后的大穿插支队,至少一个旅,或许是一个师,谁知道呢?在如此规模的战争中,他这个旅长还够不着级别,不会获知总部的全盘计划。但可以肯定,自高密至杞城的撤退是为了反击。 “如果猜对了,我请你吃饭,在济南最好的馆子。哈哈。”曲致庸用马鞭抽打着高筒皮靴,“如果猜错了,你做东,请我们在场的喝顿好酒。” “没问题。一言为定。不过,上级绝不会不用我们这样的主力。”陈豪笑道。 “说的对!所以要好好休息,休息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16旅在杞城休息两天后终于接到了命令,渡过潍河,沿右岸秘密南进。 “猜错了呢,还是回头打第3师团这个老冤家。”陈豪听着南面传来的清晰炮声,那是14师对追上来的第3师团阻击战打响了。自青岛与德军血战后,陈豪对于列强的军队的戒惧心没有了,特别是日军,以16旅的训练和装备,对付日军是有优势的。在高密阻击战中,1营损失轻微,轻而易举便击退了日军。 “今天是几号?”他问通讯兵。 “几号?11号还是12号?” “笨蛋!连几号都记不准。”陈豪骂了一句,“这封信交给军邮,然后到河岸找我。”陈豪将昨晚给妻子写的信交给通讯兵。 这天是10月12号。收缩兵力诱使日军拉长战线后,中央军区的反击战役首先在北线首先打响了。 第2师主力从潍县以南车留庄附近插入了战线,隔断了第23旅团和第6师团之间薄弱的联系并将23旅团逼向南,该师的一个旅(4旅)从车留庄以东插入,直扑新河,构成合围北线日军的外围防线并阻击自莱州方向可能的日军增援。以该师的另一个旅在师直属部队的支援下突击昌邑,构成合围圈的东线内层。 在杞城至潍县之东,还有一个日军第23旅团及18师团直属队,该部的任务是保障攻击潍县的第6师团的南翼安全。这个旅团将交给第2师的最后一个旅及集结于杞城附近的16旅对付。 按照中央军区的战役设想,在潍县以东昌邑以西将形成南北两个包围圈,大圈里是第6师团全部,小圈里是18师团部及第23旅团。 在北线的反击发起后,南线反击随即打响。由孙武指挥的经过战场补充的第14师抗击追上来的第29旅团,确保北线围歼战之安全。总部已经确认日军第3师团占领高密后并未全军北上,而是留下了一半兵力照应后方,所以封国柱决心先在北线动手。判断日军在其北线部队陷入危机后,会命令留守高密的第5旅团北上增援,等该旅团北上后,隐蔽集结于高密以东山区的第18师主力即可前出,抢占高密,关上该部日军后撤的大门,会合第14师包围歼灭日军第3师团。 这是华军总部设计的第三个包围圈。 南线华军还有一支奇兵,即杜三立的第1师主力。该师的任务是在反击打响后出击胶州湾。侧击第9师团后方,打烂日军的后勤线并努力阻止第9师团向内陆的突击。如果第9师团舍弃被合围的部队登船逃命,坚守青岛的第6师主力即断然出击,隔断其撤退上船的道路并与第1师主力联手将日军入侵山东的最后一个师团也包围歼灭。 总部的反击设想气魄极为阔大。 华军总的兵力部署为:北线16师,第1师第1旅,第2师及第6师第16旅。计有7个步兵旅,对手是日军一个半师团。南线为第14师,第18师及第1师主力(欠第1旅)及第6师两个旅,共计8个步兵旅。对手是日军两个半师团。 考虑到北线反击发起后,自浮山攻击青岛之24旅团有可能掉头南下。北线的压力将大于南线。封国柱手里还有一个刚组建三个月的学兵旅。骨干基本是军校学员,该旅(只有两个团)和中央军区警卫团等部队将是最后的预备力量,准备在关键时刻投入北线战场。 由中央军区制定并经总参批准的反击计划在龙谦视察前线后做了重大调整,一改原先的先对付第3师团然后再打第6师团变为了两线齐动。分头穿插包围。力争将第6第3及第18师团之23旅团全部歼灭。 做出这样大胆甚至冒进的反击计划是建立在开战以来的战损比统计基础上的。中央军区作战部在得到了第2师。第1师1旅及第18师共计7个旅的援军后,决心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面对总统的担心,中央军区作战部列举了南北两线的战损比。特别指出,16师部队单独抗击日军一个半师团的进攻并未崩溃!夏店昌邑都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