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 正统重臣一扫而空 皇帝颁布首批新政 (第2/2页)
下唱反调的彻底没了,再过几,正统朝将彻底成为历史。 朱祁钰赶在正旦之前,压哨完成了权力的收拢,进入景泰朝,就该专注于内政革新了。 “这是正统十四年最后一次朝会了。” 朱祁钰如释重负地对众人笑道。 王文很直白,不由分便跪了下来,口中高呼:“圣上英明神武,臣愿辅佐圣上成就景泰中兴盛世。” 其余大臣这才反应过来,也争先恐后地跪下跟着喊,生怕表忠心表晚了。 朱祁钰满面微笑地命众人起身,然后道:“朕要宣布两项新政。” 大臣们立即齐声回道:“臣等恭闻圣训。” 朱祁钰心中连连赞叹:大臣们真是越来越知情识趣了。以前自己只知道调教宠妃,没想到,原来大臣们也是可以调教的。你看现在多好,君臣齐心,就能把劲往一块使了。 于是朱祁钰抿了口茶,便向众人道:“东城的禄米仓要大幅扩建。而且要分成银仓、漕粮仓、白粮仓、杂物仓。 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五府应征白粮数额,从二十万石降至十五万石。 这些白粮越京城,分成三份,三万石供给内廷,两万石给光禄寺。剩下的十万石,用于给在京文武大臣、勋贵、皇亲发俸。”
朱祁钰完,却听不到大臣们的反应。再定睛细看,只见大臣们都在愣愣地看着自己。 朱祁钰只得无奈地问道:“你们还是觉得内廷要的有点多?那过几年,朕可以再度削减内廷的用度。” 大臣们闻言,这才回过神来。主要是大家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皇帝,哪有整把改革的大刀往自己身上砍的啊。 越北京的粮米,分为漕粮和白粮。白粮是苏州、松江等五府产的高品质米。朝廷压榨半,每年最多也就能从五府压榨出二十万石来。 这些白粮至少有十五万石要优先供给内廷。 现在皇帝一上来就改了,减掉了五万石征收额度,以给苏州等五府减轻负担。剩下的十五万石,竟将其中的大头拿出来分给文武百官。 最重要的是,皇帝自己一石白粮都没要。 现在大臣们也早已心知肚明,内廷和光禄寺分的那五万石白粮,根本就到不了皇帝手里,皇帝也从来不吃内廷的东西。 陈循作为户部尚书,站出来回道:“陛下,这大为不妥,哪有做臣子的吃着上好的白粮,君父却一石都不取用的呢? 这成何体统,我们不成了目无君父的乱臣贼子了吗?” 朱祁钰笑着摆摆手:“朕给你们的,你们就尽管拿着。至于朕和朕的爱妃们嘛,吃自己亲手种的京西稻就可以了。 爱卿们放心,朕不会自己委屈自己的。” 大臣们闻言,这才敢安心领受。北京西山也有成片的稻田,用玉泉山上流出的清泉浇灌,产出来的也是久负盛名的优质稻米。 消息灵通的大臣们也都听了,整个玉泉山及其周边的良田,都已经置换到了齐王府名下。如今营州卫已经在周边驻扎巡视,过完年皇帝就要搬过去长住。 无所谓了,住就住吧。皇帝如此关爱大臣,把优先供给皇家的白粮,都分了大部分给大臣。 这么好的皇帝,不就是想住的舒心一点吗,这么点的心愿,大臣们也不忍心再站出来抬杠了。 再皇帝住得远,平时大臣们也能少很多拘束,心理压力也会一大截。 要知道太上皇在位时,那可是相当的铁面无情,动不动就把大臣扔到监牢里去,至今不少人都还有心理阴影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