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20【三十余年如一梦】 (第1/2页)
九锡广陵春雨220【三十余年如一梦】王骏本人在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失神良久,所以他十分理解陆沉此刻的反应。 在陆沉给出那番义正言辞的应答后,王骏觉得北边的本家如果真想求得大齐的接纳,必须要率先做出一些表示。 然而他怎么也想不到会是王初珑亲自南下。 对于那位将近十年没有见过的堂姐,王骏心里的印象依然十分清晰。 其人从小便展露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乃是寻常事。当时他们这些年纪相仿的族中子弟一起开蒙,王骏已经算是一众幼童当中的佼佼者,对于先生的教导可以极快地领悟,但和王初珑相比仍然差了一大截。 等到八九岁的时候,王初珑便可以在先生抱恙的时候代其上课。 后来年岁渐长,王骏随家人远迁旬阳,和王初珑便只有书信往来,却也能从点点滴滴的交流中察觉到这位堂姐日益成熟的智慧。 “令堂姐可真是……不同凡响。” 二人落座后,陆沉似笑非笑地感慨着。 他先前的应对是想拿捏翟林王氏,在他想来这种门阀世家心思深沉,如果一开始不能让对方清醒地认知形势,往后肯定会蹬鼻子上脸,提出各种各样的麻烦要求。 至于联姻之事,对于逐渐认清自己内心想法、志向愈发远大的陆沉而言,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大不了娶一个千金小姐回来,好吃好喝、有礼有节地供着。 林溪又不是那种打落牙往肚子里吞、受了委屈不敢吭声的性子,陆沉并不担心后院的安稳。 只是王家的应对确实超出了陆沉的预料。 王骏略显尴尬地解释道:“都尉请勿见怪,其实下官的堂姐这样做也是出于无奈。淮州和河洛城相距遥远,往后若是一直依靠书信往来,未免贻误拖延。若是让其他人前来,恐怕很难取得都尉的信任。” “倒也谈不上责怪。” 陆沉摆摆手,淡然道:“这件事务必要保密,除了你本人之外,不得让任何人知晓令堂姐的身份。” 王骏自然懂得其中道理,当即郑重地应道:“都尉放心,下官知道该怎么做。” 临别之前,陆沉忽地问道:“令堂姐性情如何?” 王骏大抵明白这位上官此刻复杂的心情,想笑又不敢笑,垂首答道:“下官的堂姐性格温和,知书达礼,绝对不会让都尉为难。” “行,我知道了,你回去罢。” “下官告退。” 王骏离开后,陆沉在廊下独站良久,将这件事的前前后后想清楚,便拉上陆通赶往都督府。 偏厅之内,听完陆沉的汇报,萧望之和陆通对视一眼,两位中年男人不约而同地浮现惊讶的神情。 “这般说来,翟林王氏可谓诚意满满,否则不会让嫡女孤身南下。这位王家大小姐必然还带着王安准备的礼物,等她抵达来安城,我们便可以筹谋北伐之战。” 萧望之面带微笑,他显然更关注王家这个安排对淮州边军的益处,因而看向陆沉的目光中愈发多了几分赞赏之意。 陆通则更在意这件事对陆沉的影响,他抬眼望着自己的独子,微微皱眉道:“我们要如何安置这位王小姐?” 联姻之举暂时搁置,王初珑和陆沉并无名分,但是对方孤身南下,在淮州如无根浮萍一般,总不能随意打发她在城内住下,此非待客之道,也会让翟林王氏心生不满。 陆沉在来时的路上便想过这个问题,此刻面对父亲关切的目光,他平静地说道:“让她住在我那里吧,其他地方也不合适,再者也不安全。虽然这两年织经司颇有建树,但城内肯定还有伪燕察事厅的眼线。” 既然翟林王氏选择再退一步,陆沉自然不会矫情作态。 相较于王初珑南下带来的好处,其余细枝末节不值一提。 “也只好如此了。”陆通脸上的忧色悉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浅浅的笑意,又道:“我便不见她了,以免这小丫头脸皮薄难为情。最近在来安城待得太久,我得回广陵看一看家中的生意。” 父子二人心照不宣,毕竟昨夜探讨的话题才是正经大事。 陆沉转而对萧望之说道:“萧叔,其实今日我来找你除了这件事之外,主要是想请伱和靖州厉都督联系一下。先前的战略被迫搁置,如今要重启北伐之战的谋划,这方面肯定要和靖州那边保持及时的沟通,避免将来出现战术执行上的误会。” 萧望之颔首道:“这是自然,你不必担心。” 两人开始商议北伐的细节问题,陆通安静地听着,目光始终停留在陆沉年轻俊逸的面庞上,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厚。 …… 靖州,平阳府。 随着江北大捷的落幕,这一年来靖州的局势渐趋稳定。 虽说新设的江北四军中,旬阳军和江华军被划归淮州都督府,但收复的领土中大半都属于靖州,靖州刺史谢东阳和大都督厉天润肩上的担子变得更重,两人几乎没有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