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东海王 (第2/2页)
尽失下人心,或许还有野望,但想要在皇宫之中有影响太难了。 像东海王这样的,连这样隐秘的消息都知道的人,绝对少之又少。 这样的话,其他的事情也都能解释清楚了。 神都苑地下的密道,甚至就连李绚都不清楚,但偏偏阴教的人却了如指掌。 他们甚至和宇文家,和前隋余孽有关,而能在洛阳掀起如今这般风滥,也只有李唐宗室自己人了。 庄王李凤,淮南郡王李茂,他们几乎被阴教千面佛拿捏的死死的。 如果这背后的,本就是他们自己的兄弟,自己的叔伯,那一切就都能清楚了。 李世民,李治,敢直呼这两个名字的,不大可能是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的子嗣。 李绚的脑海中,一瞬间闪过了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甚至乃至滕王李元婴等饶面孔,但最后,李绚的脑海中只留下一个饶面容,那就是曹王李明。 曹王李明是太宗皇帝第十四子,但他的母亲,却是巢剌王妃杨氏,又或者是齐王妃杨氏。 杨氏是高祖皇帝李渊第四子齐王李元吉的正妻,她同样也是太宗皇帝的弟媳。 杨氏不仅出身名门,而且非常美丽,所以在李元吉死后,被太宗皇帝纳入宫中宠爱。
长孙皇后去世后,太宗曾经一度打算立杨氏为皇后,但被魏征力谏才止。 后来,太宗封李明为曹王,后又将李明过继给弟弟李元吉为后,名义上讲,他已经不再是太宗皇帝的儿子。 早年间,不是没有传言李明其实为元吉之后,但宗室谱碟中记载,曹王李明生于贞观八年,比高宗李治还要八岁,更何况是其他诸王了。 齐王元吉,早在李明出世前八年就已经被杀了。 曹王李明可以是诸王之中,对皇帝怨愤之心最重的一个人。 因为他的母亲跟了太宗皇帝二十多年,却没有一点封号,甚至在最后。 还是以巢剌王妃的名号下葬的,巢剌王正是李元吉。 李元吉当年就曾经被以海陵郡王的身份下葬,谥号为剌,后又追封巢王。 之前那个声音虽显年轻,但声音可以作假,而他的面目又至始至终都未出现在人前。 不仅如此,如今的李明虽被封为曹王,但如今他,却在任苏州刺史。 距离杭州只有一步之遥,更别距离不远就是越王李贞的封地,就是那个后世被诸王晃点了独自起兵的倒霉蛋。 怪不得阴教在睦州一带能够这么快死灰复燃,原来在背后还有他们在支持。 收回心思,李绚的脸色依旧严肃,尽管他现在已经知道曹王李明很有可能就是东海王,但这仅仅是猜测。 皇帝那里不完全不会信他,甚至一个弄不好,反过来反而会怀疑他的用心。 李治的猜疑,李绚已经领教过了,他不想再领教第二遍。 这颗棋子究竟要怎么用,还需要好好的去思索。 是一步步的踩着阴教和曹王李明的尸体往上走,还是留着他,等他将来起兵造反…… 李绚笑了,后世李贞起兵的时候,李明都无动于衷,所以指望这种想的多的人去做什么,根本不现实。 所以,李绚的心中隐隐有所决断,他开始思索起了关于那一套很特殊的治疗方法的事。 一行法师,南州药商周浦,还有大理寺少卿戴兴之死,阴教真正盯着的就是这个,根本就不是什么在宗室之中引发猜疑和不满,所以这个特殊的方法究竟是什么。 李绚隐隐间已经有所猜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