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我不要脸,不介意的话以后可以直接叫我徐天王。 (第2/2页)
看到与陈怡过去所有的独家专访截然不同的生动流程,观众们都恨不得马上点个夜宵再看。 其实看这类型节目,都是希望越真实越好。 有各种各样的满足感。 很快吐槽涌现。 “我敲?徐年真不要脸了啊,他居然敢说自己从头到尾亲历参与创作?” “这算什么,我已经拉到了最后,徐年直接表示自己不要脸,希望大家喊他徐天王。” “牛批!可惜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天王了,不然徐年还真有点机会。” “我倒是觉得没什么不可能的,现在这个时代其实刚好可以出一代天王天后歌神什么的。” “咦,忽然华语金曲奖这个时间点邀请徐年很有说法啊~” “……” 但是很快就冒出了另一些评论: “看完全部了,已知全貌,我只想说,看第一眼我觉得徐年该一个天王的。” “我一听就知道只是徐年的朴素期待,真没什么功利心的。” “他的眼神那么干净清澈,他的神态那么认真,他只是想要被喊天王,他有什么错呢~” “抛开事实不谈,大家就不能喊他一声徐天王吗?” “救命,明明我一眼就看穿了徐年的小伎俩,但我还是想喊他一声徐天王啊。” “……” 总之,天王、天后、歌神、歌王等荣誉称呼其实都离不开文娱资本的推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圈内圈外粉丝等等其实都有一点期待。 认真讲来,还真不是没可能新推出。 反正以前的天王也是某一届华语金曲奖上,主办方的随口一提,然后媒体一推就成了。 而且当下还是一个风云际会的重要节点……华语文化正以文娱的形式走向世界。
官方有助推想法,还真很正常。 所以……微博新出现热搜话题‘徐年期待被喊徐天王’也是在所难免的。 顶流是这样的嘛~ 一举一动都能引发海量关注。 ………… 18号,上午10点整,《伍佰》首日销量数据统计出炉。 四个平台合计销售3027.8万张。 很惊人的一个数据。 更令人惊讶的是,据完全统计,有多达12.8%的销量为海外用户贡献。 进一步验证了徐年在访谈中的表述……7000万张以内都是水分~ 虽然这次第三方统计数据详尽无比,展示了一定量的内部数据,诸如粗略估算粉丝贡献占比,黑粉贡献占比,路人贡献占比; 但……反正低于7000万张都是水分。 对于这个销量数据,微博上议论纷纷,众说纷纭的。 年粉: “啧啧,我们家徐年这张专辑路人贡献占比超过30%?难怪他都不要脸说可以喊他天王了!” “所以为什么还没有一个喜欢听的男人出现呢?我还等着跟他一起听呢。” “要不你还是再等等徐年吧,我感觉他还是需要接触接触我们这样的坏女人。” 年黑: “都谁买了啊,我们中出了叛徒是吧!” “……” 吃瓜网民: “真有这么好听吗?粉丝支持占比居然不到40%?买一张完整听听去……” “昨天刚发工资,消费6块8也没事,买一张听听去……” “……” 与此同时,不止音乐圈,整个华语娱乐圈都对这个销量数据统计结果无比震惊。 首先是音乐圈的一些活跃头部歌手,真切的感受到了那种汹涌到澎湃的冲击力。 这会儿,一个必须要有单张专辑销售额过500万才能加入的歌手微信小群里,正热闹。 “本来以为徐年只是要拿个歌手头衔,现在这生猛的一批,不会真要拿金曲最佳歌手吧?” “这一个年度有谁的综合数据能跟他打吗?” “本年度好像没有……不对,有,林嘉念。” “对,林嘉念!!!其实我一度怀疑余今是林嘉念,她不是跟徐年谈过吗?” “余今……半边徐,半边念,还真有可能,只是林嘉念的创作风格我们都很熟悉,《伍佰》这张专辑跟她风格不搭啊。” 匿名:“不用猜了,余今就是林嘉念,《伍佰》有她参与,曲作方面请人帮过忙,不过……徐年在词曲创作上的参与程度非常非常高,而且,你们难道没发现徐年已经有了个人唱风?” ‘匿名’撤回了一条消息。 匿名:“各位,消息别对外,退圈不代表噶了,你们懂我意思的。” 下一秒,群聊消息疯了。 “卧槽?他徐年不是一直以文盲顶流著称吗?他居然有音乐创作能力?” “《伍佰》这张专辑的水平可不低,词曲唱都很经典级,徐年有这个能力?” “其实不要这么惊讶,对徐年这种顶流来说,创作只需要一些想法,会有人帮忙的。” “实在讲,我真不想叫他徐天王啊……”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