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3章 开割啊,开卖(2100月票+更) (第3/3页)
='gc2' class='gcontent2'> 孟朝他们都很克制,没有趁势追击的意思。 反而立刻把重点放在社交舆论上。 带起了新一轮节奏。 让‘X’品牌相关话题始终处于热点,也更直接的扩散了徐年的影响力。 ……… 此时此刻,线上分成了三个群体。 一部分人惊讶于‘X’这么一个新品牌的预订销量。 一部分人对后续正式开卖表示期待。 一部分人纯看戏。 好不热闹。 “普通的衣服而已,顶多算是文化衫,定价这么高还有这么多人买单?” “徐的人气这么高吗?我怎么没听过。” “一看你们就不懂‘X’,我们是不被定义没有极限的‘X’,懂?” “潮流罢了。” “……” 这就是经典的讨论风向,大多都是这么个节奏,只是大同小异。 ……… 24号,‘X’再次启动预售,这次是正式预售,没有优惠活动了。 同样是设定了5000件的阈值。 不过这次时间延长了许多,没有要强求非要在规定时间内销售一空。 效果还是很不错。 主要消费群体虽然还是集中在纽约,但这次已经在阿美莉卡乃至北美的其它区域有了爆单。 营销继续。 26号,‘X’终于开始了直接销售,还开放了新的服务,最快3小时内送达。 不过另需支付配送费29美元。 对比这个时间,配送费的价格可以说是相当的良心了。 须知,在阿美莉卡,什么商品的配送费用都不便宜。 考虑到之前的销量,26号新增的销量并不多,增长也不快。 主要请求是24号的预订用户在飞速结算尾款。 还有一些不可避免的退货申请。 一小时后,正式的销量出炉,‘X’品牌馆累计成交交易10942笔。 可以说是空前成功。 每个单品平均销售差不多600件,已经很可以了。 按不同算法,大概是至少600个超级深度粉丝,至多10942个初级粉丝。 当然,总销售额也就一两百万美元的样子,可能刚好覆盖各类成本。 虽然很多成本不被最终计入,徐老爷还是能赚一丢丢dollar。 ………… 眨眼功夫,事态便已发展到这份上了,自然少不了一些同行的破防。 这次的破防范畴大概是最大的。 因为潮牌这玩意国内外有不少明星都有尝试过。 可能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譬如聚合人气。 更多的是想试试自己搞点别的产业,别只把钱存银行吃利息。 不是没有声势浩大的,是没有这么凶猛的实际支持者。 一万多单啊! 又不是演唱会门票,又不是专辑,又不是电影票。 只是一个带有较为通俗的文化输出的潮牌服装啊! 一些做过或者正在做潮牌的明星: “这么容易?我做了好几年,最高的单品总销量才1000 ,他这在阿美莉卡都能这么畅销?” “确实有点过分容易了吧,‘X’销售最高的单品已经有1800多单了。” “顶流亦有区别啊,他这绝对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稳固在北美的人气,聚合粉丝。” “潮牌原来是可以这么玩的,实在羡慕不来,根本不是一个level了……” “……” 而一些根本没玩过潮牌的明星也很难保持淡定。 因为越是距离文娱作品远的行业,越能体现出受欢迎度。 徐年这波不仅仅是忽然推出服装潮牌,更是在之前从未去过的北美市场展开。 属于debuff拉满。 更关键的是,特么定价就离谱,都对标奢品水准了。 结果韭菜还是一茬茬上赶着去被噶,就……很难评啊。 “无法理解的级别,这样也好,以后徐年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都能接受了。” “徐年真好,彻底治好了我的人气焦虑,感恩有他。” “……” 而之前还信心满满的陆明凯则是有点慌了。 他觉得自己主演的电影票房可能要打不过唐探2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