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 我打我自己,可惜也只能是我打我自己(4K) (第2/3页)
的身份对歌手徐年的加持就已经很是恐怖了。 莫说歌手徐年从不将就,哪怕是标准专辑也绝对不放入凑数歌曲。 也不怪在销售成绩都还没出来之前,华语音乐官方已经主动下场表明支持态度了…… ………… 不仅徐年自身有关注首小时销量与总销量的联系,外界更关注。 抛开冲浪网民这一方先不谈,内娱歌手们先疯了。 还是那个门槛最高到单张销售额超500万,人数极少的歌手微信小群。 群内消息正疯狂刷屏: “这个数据真的吓人!按照过往数字专辑销售数据分析,正常首日销量应该能到2000万张了!” “首日倒不会那么夸张,天悦和几个大公司的数据分析预测是1600万张左右。” “标准数字专辑中,除了林嘉念外,目前内娱销量最高的仅700万张,不够《伍佰年》两小时打的!” “如果我不是歌手,应该说如果我不是在这个群里,我都会觉得这张专辑的销售数据有问题,因为刚好只在天悦旗下的在线音乐平台独家发售!” “唯一比较可惜的可能是,《伍佰年》的销量可以吊打全球所有单张专辑的销量,但国际传唱度不会很高。” “是啊……” 聊着聊着,这些歌手就开始有点唏嘘感慨了。 徐年开始当歌手以来,每一张专辑的销售都非常可观。 应当说,每一张专辑的销售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断层第一的存在。 只是国际传唱度不强。 也不是没有海外销售,甚至数据还不错,过去两张专辑加起来林林总总几十上百万张是有的。 但,远远不够。 真正要传唱开来,需要更多的商业化行为,比如通过商业授权让歌曲在海外大街小巷响彻。 当然,这只是形容。 实际上是需要微视国际版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大量引用相关授权音源。 这是华语音乐对徐年的最高期待,也是一些有追求的华语歌手的梦想…… ……… 圈内的疯狂显然不只覆盖了一个‘小小’的歌手群。 连之前在微博平台公开凑热闹的盛景华也同样有点疯狂。 不住感慨:“徐老师还是太全面了。” “人气、演唱水平、创作水平都是顶尖得不能再顶尖了,这成绩也是夸张的让人发疯。” “可惜了。” 盛景华也很有些遗憾:“可惜他只能自己跟自己较量。” “希望……” 说到这里,盛景华忽然心中一动:“我能不能筹备一张水平较高的专辑呢?” 很好。 第一个被徐老爷的优秀给卷到了的选手已经出现。 别的不好说,华语音乐对此肯定是喜闻乐见的。 只有创作者们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华语音乐才会再次充满活力…… 有意思的是,这回连成景都不得不被动‘掺和’以关注事态发展。 经纪人絮絮叨叨的汇报着:“……这个人根本就不应该当明星,简直让人绝望。” “哪有做一行牛一行的啊!说好的文盲呢?说好的靠脸吃饭呢?” 看着经纪人脸上的忿忿不平,成景反而松了口气,无吊所谓的讲说:“人家就是有这个实力。” “只能说,跟徐年处在同一个圈层竞争,是悲哀的,他就是内娱明星永远无法逾越的巅峰。” 经纪人:“……?” 他稍微有点没有跟上情绪。 “别这样的神态。”成景看看经纪人,“有时候我们也要学会认清自己。”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行,徐年发展越好,内娱的机会就会越多……” 他只是泛泛的谈了两句,因为他心中清楚,内娱接下来的机会跟他关系不大。 他成景想要突破现状,必须要打碎自己,重塑自己才可以。 他现在的各方面基础实力还不够强,论演戏别说跟徐年比,都比不上同期选手陈祺了。 论唱歌,他的水平确实还可以,但跟顶级歌手没法比。 其实单独分开来说唱功这一项,成景可能比徐年要稍微好点。 毕竟徐年现在偶尔还需要林嘉念帮帮忙,才能更好的演唱。 但徐年已经自成一种风格的演唱情绪表达等,是包括成景在内的许多歌手都有所欠缺的。 综合对比,徐年会略强一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