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6章 有心无力弱处罗,立国立威崇铁勒 (第1/2页)
三十六计,攻心为上。 处罗可汗的老母亲向夫人,现居于隋朝的都城大兴城。 “(可汗母亲)闻天子之诏,惧可汗之灭,旦夕守阙,哭泣悲哀。” 崔君肃火上加油,继续说道:“向夫人又匍匐谢罪,因请发使以召可汗,令入内属,乞加恩礼,同于启民。天子从之,故遣使到此。” 最后,崔君肃直接挑明不接受诏书的后果,“可汗若称藩拜诏,国乃永安,而母得延寿,不然者,则向夫人为诳天子,必当取戮而传首虏庭。” 这就直接陷处罗可汗于大逆不道的境地。 接着,崔君肃给出了最严重的恐吓和警告,“发大隋之兵,资北蕃之众,左提右挈,以击可汗,死亡无日矣。” 处罗可汗当时新败,局势日蹙,日日惶惑,现在隋朝又威逼利诱,内外交困之下,他并没有太多另外的选择。 臣服隋朝,自己尚有东山再起之一日,如果坚持不从,恐怕真是祸亡无日了。 局势如此,当然不可妄自逞强。 于是,处罗可汗愧愤交集,瞿然而起,流涕再拜,跪受了杨广的诏书。 最后,崔君肃给处罗可汗指了一条明路,要想投诚,那还是要交纳一个投名状。 “(吐谷浑)职贡不修,可汗若请诛之,天子必许。汉(隋)击其内,可汗攻其外,破之必矣。然后身自入朝,道路无阻,因见老母,不亦可乎。” 处罗大喜,这真是绝处逢生,他当即遣使进贡。 但是,处罗可汗当时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内部铁勒的反叛,已经把他的力量消耗殆尽。 处罗可汗自身都是朝不保夕,他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去讨伐吐谷浑。 但在西方的世界,还有另一支冉冉兴起的力量,具备足够的实力去征伐吐谷浑。 那就是打败处罗可汗的铁勒一族,裴矩敏锐地掌握了这点,他正在发愁如何去和铁勒搭上线时,一个好消息传来。 作为铁勒种族中最大,也是战斗力最强的二个部落,薛延陀和契苾在反抗西突厥处罗可汗的战斗中获胜,他们联合建立了契苾—薛延陀汗国。 他们踩着西突厥的尸体,快速上升为区域性的霸主。 当一个强大的政权出现,向外扩张是题中应有之义。 他们选择东进,那是隋朝的领地,第一个重镇,就是敦煌。 当时铁勒汗国正处于鼎盛之时,区区敦煌守军,根本就不可能正面抵挡铁勒的铁骑。 结局是意料之中的,敦煌将军冯孝慈出战被击败。 但铁勒却并没有乘胜追击,相反,他们停止了东进的步伐,因为虽欲扩张,必固其内。 他们真正的对手,还是他们原来的宗主国突厥。 铁勒在突厥的统治下,一直艰难度日,真是一把辛酸一把泪。 他们怀璧其罪,因为骁勇善战,一直被征发当作精锐的战士,专门替突厥人冲锋战斗。 这当然是死人的工作,但同时,他们还需要负担突厥沉重的赋税。 可谓是既出力,又出财,还要贡献人命。 打仗死人的坏事,尽数归己;享乐幸福的生活,与己绝缘,时间久了,理所当然地激起铁勒人的反抗。 他们的反抗,从头至尾,就没有停止过。 但他们时运不好,碰上了如日中天的突厥,在他们强势的统治下,铁勒的反抗,遭受了一次又一次,无情而残酷的镇压。 突厥是大草原真正的主人,铁勒虽强,始终逃不脱突厥的魔爪。 为了更好地统治这个刺头,突厥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