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六章 时也 (第1/2页)
第117章时也 气本就热得厉害,身边还必须燃着艾草,前方还是氤氲升腾的香炉,即便比丘耐性较强,也难免承受不住。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已经有比丘僧颂起了《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稍有历史常识的人可能会疑惑,玄奘和尚没回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译本就问世了? 这本佛经,前后共有七个译本,最出名的除了玄奘,还有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版本,也就是现在念的这个。 祭坛通常地势较高,经过平整,居然连遮荫的树木都没樱 即便比丘僧出家了,也还是正常人范畴,连须陀洹果都没有证得,哪里能超脱尘世的苦? 一次次坐蒲团、敲木鱼、颂佛号,耐心几乎磨尽了。 都维那见势不妙,认真颂起了西晋时期月氏国法护所译的《佛海龙王经》。 “龙王见听喜踊问曰:何谓菩萨除诸恶趣,何谓菩萨超出诸难,何谓菩萨生上人间……” 四卷经文下来,都维那念得口干舌燥,偏偏那明晃晃的日头依旧炽烈地烤着。 没有风,空气都是热的,上蓝得让人绝望,连一丝白云都没樱 “一切诸佛菩萨实力故。敕一切诸龙,于此阎浮提内降注大雨,除灭五种雨之障碍。” 隋朝时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的《佛大方等大云请雨经》颂起,效果依旧让人绝望。 幸好佛门的人,别的不好,耐性通常是很好的,连续十徒劳无功,也没有口出怨言。 都维那让其他比丘回寺,自己就在祭坛旁边,面容平静地看着玄都观监斋陈矩年登坛。 黄褐、莲花玄冠、黄裙,法案上陈设桃木剑与符箓,陈矩年的模样还有几分飘逸的仙气。 设醮,因为有祭坛的存在,自然免了。 待杂役收拾完祭坛,陈矩年开始祭献上奏龙神的符箓,是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所以又叫青词。 对,就是明朝严嵩擅长写的青词。 “道言:告诸众生,吾所《诸龙王神尺妙经》,皆当三日三夜,烧香诵念,普召龙,时旱即雨。虽有雷电,终无损害。” 陈矩年颂起《太上洞渊请雨龙王经》,各种手印变幻,虽未变,却似乎凉了一丝。 经三日三夜,自然有玄都观道士轮流替换,演《太上洞渊请雨龙王经》。 第三了! 大兴善寺都维那换了一顶僧伽帽,静静地看着陈矩年登台。 陈矩年微不可查地瞟了后面一眼,监察御史范铮正与祠部郎中沃鯌谈笑风生,似乎根本不担心祈雨失败。 颂了一遍《太上洞渊请雨龙王经》,祭青词,陈矩年提起桃木剑,踏罡步,剑法、手印、步法配合,莫名地拔高了格调。 “师父,起风了!” 一名平冠、黄帔的初入道门弟子,欢快地跳了起来。 是的,起风了,风不大,只能让树叶微微摆动。 都维那的眼皮狂跳,心中满是不甘。 为什么自己努力祈雨,却没有一丝回应呢? 都过去三了,要厚颜是大兴善寺之前的功劳,怎么也不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