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约翰逊家的智慧 (第3/4页)
都和我没有关系,因为只要制度不便,议员这个位置还在那里,那我就能安安稳稳的在这里种脐橙!” 托马斯认真的看着伊森,说:“噢,我的孩子,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会觉得你的工厂会出事了吧?我说的出事并不是员工闹事,而是你们的用人方式注定会让工厂面临问题。” “你为了压低成本,雇佣了嬉皮士,而嬉皮士这个群体又是社会公认的不好管教的群体,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他们拥有投票权,议员们也不会搭理你,因为他们不相信你有这种影响力。” “而我就不一样了。” “我不用MXG裔,因为很多黑工没有投票权。” “我不用非裔,因为他们不会跟着我投票。” “我只用自己人!” “因为只有他们,才是会被同族影响的人!” “而如果你从一开始就和我一样,雇佣这种人,那我相信,那个和你强调经济的警官会在你知道事情之前,就果断的将贩子、闹事者抓起来!” “然后丢给检察官!” “检查官会在第一时间内提起诉讼!” “他们会让你充分的感受到,他们的诚意!” 当此话语出现后,伊森对托马斯,又或者说是那个从未见过面的姥爷有了深深的佩服! 让自己雇佣的员工成为左右议员上台的投票权? 这尼玛—— 这是没怎么读过书的家伙能够想到的东西吗? 这涉足的方向根本就不是商业,而是ZZ了好吧! 而在此同时,伊森又有一个新的疑惑,“可是托马斯……” “你怎么能够保证他们会跟着你投票?” “而且……” “你的雇佣方式……会让果园的利润降至冰点吧?” 当此话语出现后,托马斯顿时就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他拍了拍伊森的肩膀,接着带头下了小山包。 重新回到脐橙装车点,冲着屋内还在休息的家伙们吼道:“里面舒不舒服啊?” “舒服——”整齐划一的声音传了出来。 “那你们能干活了吗?”托马斯又喊:“再不干活,天黑之前我们可能就无法送出三十车货了!我想给你们付加班工资,但我更想你们回家吃饭啊!” 这话出现后,里面的工人们立刻蹿了出来。 “别催了别催了!” “来了来了!” 碎碎念的同时,还有个六十多岁的老头给托马斯拿了顶草帽。 “戴上吧托马斯,太晒了。” 托马斯笑着接过,同时谢道:“噢,还是你对我好。” 接着,他又不经意的问道:“对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们认识了有三十年了?” 这个话语让老头愣了一下,接着问:“你是三零年出生的吧?” “对。” “那我们就认识了四十六年了。”老头笑了起来,“你今年多少岁,我们就认识多少年,因为在你出生之前,我就已经跟着你爸爸干活了。” “噢对!我把这事情给忘记了!”托马斯‘恍然大悟’,一拍脑门,道:“你是看着我长大的!然后又看着我孩子长大了!” “是的是的……”老头笑呵呵的点起了头,同时也将目光挪向了伊森,“时间过得真快啊,我年轻的时候,托马斯你还是个孩子,结果一转眼,小伊森都成名人了。” “不过,就算时间过得再快,我们还是当初的模样……托马斯,如果没有你父亲帮助我,我们一家可能早就在黑色星期四时饿死了,但现在,我孙子都参军去了……而你也是个好人,这么多年了,当很多农场已经在用机械工具,很多果园都在缩减人手时,你还愿意雇佣我们……” “你们约翰逊家都是大好人……” 当老头满是感慨的回忆往昔后,伊森也开始环顾四周。 当他发现,在自家果园里劳作的工人都是上了年纪,最少也有四十来岁的家伙后,伊森顿时就明白了,托马斯为什么能够保证这些人能够跟着自己投票了,他更清楚了,为什么托马斯的果园一年只能赚个三五万美金了。 因为在阿美利加这个土地上,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政府救济的!
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在泥沼里打滚,浑浑噩噩的过完一生的! 还是有人想娶妻生子,还是有人想要脱离贫困的! 当托马斯,又或者说是约翰逊一家向这些人施以援手时,他们自然会感激不尽! 可能在每次投票时,他们的确不知道自己选择的人是好是坏,但他们也很清楚,只要跟着托马斯投票,自己的生活那就绝对不会变样! 而这…… 对于普通人来说,就已经是真正的,也是最好的选择了! 在和老伯简单的说了说话后,托马斯也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伊森则是拿起了一个布兜,将其挂在腰间,钻进树林里采摘脐橙。 每当有工人瞧见他时,他们都会笑着打招呼,询问他怎么过来帮忙了。 对于这种问题,伊森都会笑着说正好有时间,而随着他的应答,工人们的脸上也露出了羡慕的笑容,一边工作,一边和伊森吐槽自己的孩子有多么多么的‘不听话’,同时表示,托马斯很幸福,养了个上大学的女孩,还有个会挣钱的儿子…… 大概到傍晚四点,三十车脐橙也都装够了。 工人们和托马斯挥手告别,而托马斯则是笑呵呵的和他们招手。 待他再次将目光投向伊森时,他也说道:“伊森,我是没读过书,但我知道一件事情,我们家最值钱的东西,是这一百英亩的土地。” “只要土地还在,我们家就不可能贫穷。” “所以我根本就不在乎赚多赚少,只要每年赚到的钱足够开销,还有结余,那就够了。” “我父亲曾跟我说,他富不起来没关系,只要有地在,后代总会富裕的,我没上过学,不懂经营也没关系,只要不把赚来的钱乱投资,而是继续买一些地,同时保证这些地不荒废,那下一代总会有机会。” “所以,我之前一直和你们说,你们愿意读书,那就读书,你们不愿意读,那就和我一起看园子,只要这样继续经营下去,我们家总会出一个愿意读书的,有生意头脑的。” “那个时候,这些地就能发挥最大的价值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