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巴庸 (第1/2页)
大周守藏史大庭旧话第二百一十六章:巴庸楚国瘟疫之气被风允所灭。 有玄道医士在,残余在楚人体内的病气也逐渐消弭。 楚人体魄也在恢复之中。 这般情况下。 风允的德名越发高涨。 此时风允选择帮助楚人,就犹如在楚人心头的一道朝阳之光。 楚人因为褒响之死而无德的迷茫状态,破开了一道口子。 楚君抓准时机道:“风子救楚人,楚人怎可自哀,负风子之德乎!” 闻此言,楚人之心,瞬间就有了依托。 一时间,楚国荆门的战事,有了逆转之势。 对楚君借自己的势,而助战,风允并非异议,如今瘟疫已解,他只不过是在等天子的号令,以备后续之事。 “风子,您要离开楚国了吗?” 郢都城内,如今楚国权国多离开此地,前往了扬粤城。 而扬粤城中,屈原竟然带着草药等物,直接来了郢都,坐镇于此。 “是被排挤了?”风允暂居典籍宫,见屈原带着一行人匆匆而来,于是询问。 望向屈原后的黎月等人,风允无奈。 安排入殿一坐。 屈原行大礼。 “风子。” 屈原眼神落寞。 那些权贵到了扬粤后,就开始明目张胆地渗透扬粤城。 因其士大夫皆是各族权贵,这样的渗透,或者只不过是一句话就让人偏向了他们。 屈原在扬粤城,只是一夜就失去了权威。 对此,他很清楚,反抗无利,不如来郢都。 “原是为协助国相治理水患,且为王在郢都调遣各部。” 风允点头,不点破楚国权贵之间的丑陋。 “你清楚就好。” 回归话题,屈原一开始就问风允要离开楚国否。 对此,风允答道:“离开楚国……则需等天子。” “天子若令,不杀楚人,那允自然会离开楚国……毕竟,允非楚人,亦非楚臣,在诸国攻打楚国上,并无立场,也无利益瓜葛。” 此言出,屈原低首,落寞暗叹。 但还是顺着风允的话,反之而问道:“那天子继续杀楚人呢?” “没了瘟疫,天子还有理由继续杀楚人吗?”一旁的黎月诧异,但很快蹙眉。 杀楚人… 对天子与诸侯来说,是好是坏呢? 或许在瘟疫之前是坏的。 但瘟疫之后的楚人,去做奴隶还能有健康的身体否? 瘟疫会席卷归来否? 诸侯之间不敢定论。 而这些奴隶入国,或因曾经的瘟疫,本国的人会坚决反对,而奴隶的身体恐留下隐疾,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可以说,此时的楚人,是累赘。 到手了还要担心反抗。 杀尽,若是有条件,未尝不可。 可是有条件吗? 众人望向风允—— 风允轻声道:“此时诸侯联军还在杀楚人吗?” “若是上一个杀楚人的命令尚在,下一个不杀楚人的命令不出,联军是杀楚人,还是不杀呢?” “只需三日,若是楚国瘟疫已消除的消息传至天子处,还未有命令出,那就是一种命令。” 三日? 意思就是,风允会在楚国再呆三日。 屈原明白了。 “风子,若是天子杀楚人,您就是站在人族的立场,抵制这种无人性的行为,此时,您才有休戚之心,下场为楚人谋。” 人族…… 这个词,似乎因为风允的到来,创立玄门后,被越来越多人所知晓。 这是一种思想,正在潜移默化,影响每一位观阅或者知晓玄道的人,所了解——诸国之人,为一人族! 这也风允对有巢祖,燧人祖所题—— 何为国,如何延续? 文明之火,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