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代天道掌人道 (第2/2页)
何处?” “孙叔敖先生?” 在典籍宫外,风允竟然遇到了慌忙赶来,衣衫褴褛的孙叔敖。 “可是治水有难?” 孙叔敖在治理楚国水患。 不过这几日,因为瘟疫消去,楚国气运有所回升,天气也缓和不少,水患之势应有所缓解。 “是水患……芍坡如今已无法承受这般大的水。” “若是芍坡崩毁,楚地大半已耕的田土都将受到威胁,风子,可否借大禹鼎一用,老夫虽也有治水异术,但还需召之帝禹,方能快速开拓整个楚国的水渠。” 风允手一抬,一尊大禹鼎递交给孙叔敖。 他望向天空。 轻蹙眉道:“汉江水如何了,我闻说长江水这几日泛滥,云梦泽水位高涨,不少地方都有了洪涝之灾。” 正说着,就闻天空一阵雷鸣。 又要下雨了。 “轰隆隆!”这时,风允的马车,也被蛮娃牵来。 “风子,您……” “允准备前往荆门,有事寻楚君。” 风允上车。 “孙叔敖先生可同路?” 孙叔敖摇头。 “余还需去与屈原大宰商议,汉水尚稳,长江需治。” 风允点头,告别道:“那就不耽误先生。”
“风子慢走。” 风允说前往荆门,自然也不会有人认为风允会说谎,离开楚国。 很快,风允就驶出郢都。 而随着风允离开郢都,一只只冶鸟,也带着风允的书信,前往诸侯之军。 周天子—— “哈哈,灭楚国,顺天道,灭楚人,违人道?” “荒谬,楚人,也是人吗?” “哈哈哈……”天子营帐内,众人大笑。 楚人是人,但,不是天子一路的人。 什么人族,诸侯之间可不会因为这一句违人道,而罢手。 天子望向曾国候,也就是当初的公子丙。 “曾侯,你说,风子此言,该如何处理?” 曾侯从席上起身,对天子行礼道:“天子代天道,掌人道,您的决策就是人道的决策,何来违背人道呢?” 风允的天道、地道、人道之言,在《列国·百越》中有记。 是风允在扬粤国时,与计然谈论时的言论。 其—— 天无情,唯有己;万物一同,不因强弱而偏袒。 地有情,却博爱;万物一同,不因强弱而偏爱。 在如此天地之道下。 人道,以强者引路,庇护弱者;以弱者齐心,诞育强者……以此传承文明,生生不息,对抗天地。 …… 看玄道之书,自然会看到此言。 这也是人族的根本之一。 说明人族在天地之下,是如何的状态,方能长久。 此时,在场看过玄道之书的人,都心知肚明。 但正如风允所说的阴阳之变,无极太极,善恶选择……人族延续不可只有一家之理。 此时,众人选择的另外一条道路。 是对是错,只能用时间证明,只有留在世上让世人承袭的,对人族来说,才是对的。 “哈哈……” 天子笑毕,收敛笑容。 厉声道:“好一个楚国,竟然逼迫风子,虚造言语乱我军心!” “寡人必救风子于苦难,以彰德也!” 诸侯闻声,也同声道:“以彰德也!” 如此。 风允对天子与各诸侯间的书信,如同石沉大海,了无音讯。 对此,风允也清楚了天子的选择。 待到翌日时,他已经来到了荆门之外,楚君的营帐之中。 “风子…” 【QQ群:729792170】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