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七章:近圣之人 (第3/3页)
ss='gcontent2'> 此刻风允周身的玄气似乎不曾存在过,恍若一普通人。 青枝从发髻落下,在手中成一青杖,仿佛刚从路旁上拾得。 风允继续往前走…… 风拂面而来,冬日是真的到来了,隐隐中能看见细雨纷纷,但那是还未来得及落下的雪花。 “如果我真的错了,那就让我成为错误的例子,记录在人族的历史上,而我,不再去评判自己的选择。” “巴国与蜀国,战如何,虽为人心之恶,但只要不灭人性,我皆不理会。” “若有,开劈民之生计,抵御天地之灾,利好万代之事,我可试着一助。” 风允明白了。 正如阴阳。 人rou体之恶欲、人心灵之善念,皆是人性的一部分。 或多或少。 一人之心难成大势,风允顺势而御势,怎改变一个人的内心呢? 而恰恰此时的战争,多是少数人的恶欲所导致。 玄道不桎梏人心。 人心多变,本就是人性。 阴阳之意通畅,风允周身更为质朴。 异人……后天……先天…… 其先天三境,一为地,二为天,三为我。 风允本是玄道地者。 在楚国积累颇多,此番通透,跨越天地,似达我心通明之境。 与老聃在曾国时的境界,不差矣。 “寻道,也是寻我啊……” 小路而行,与那群巴国权贵隔着一条小溪相望。 风允如今出世入世,朴实无华。 可在人族中,如何是出世,如何是入世,都是存在这世间。 只要存在,即使不欲惹风动,风也自请来。 隔岸的一辆宽阔战车上,似权贵之人,肥头大耳,遥遥远望山野,对此时巴国的情况尤为不满。 下一刻瞧见风允,还以为是眼花,多看了几眼才确定:“去问问,那是人做什么的,看着不像是巴人。” “诺…” 几名甲兵淌水,翻阅山石,风允也不避。 “你是何国之人,来此作何?” 巴人语,听着与夜郎之中的口音,多有相似,风允倒是能听出其意。 “允无国,乃周游列国之人,此番闻巴蜀交战,奇异为何而生,遂寻之一观。” “无国?” “听你口音,这般奇怪,但又知晓我巴人言,快,速速来前!” 甲兵相押。 青戈抵脖。 却见一股风吹拂,青戈金鸣,飞崩而离,不敢惹风允一丝一毫。 近圣之人,岂是方入先天时的迷茫者。 “是异人!” 甲兵高呼,对岸立即戒备,那原本的权贵之人高呼护卫。 四周甲兵们也不再开路铺平,此时警戒一片,手持长矛青戈赶来,将那些巴国氏族权贵们护住。 原先的那几名甲兵纷纷奔逃,其心中已存死志,此时只求风允漏过他们。 但风允不动,只是摇首。 轻挥手中的青枝木杖。 冶鸟为桥! 玄气飞纵,化为冶鸟,搭建一道拱桥,直穿河岸。 “异人,曋将,擒住他!” 曋! 一种凶猛的野兽。 腥风来袭! 就将虎啸之音,随着一野蛮壮汉的赤拳而来。 此拳如虎面在身,那壮汉的拳头似猛虎附着,其所踏之地,山川崩裂,势不可挡。 先天异人,还是无国运加持的先天。 其战力不敌昭阳,但也是一国之支柱。 巴人擅山,此刻个人勇武更是凶猛。 但风允已不是那无国运就疲惫,尴尬无势就不敌武者的玄道先天。 玄道者,聚万物之妙,而成人道之势也。 天地允,皆天地之势。 天地不允,那又如何,人道自强,破天地毅而往前。 “吾学《周易》,行于大庭时,习得一卦,名曰:未济。” “是以,未满有缺,功亏一篑。” 冶鸟飞腾,化作一道道风,吹拂而去。 风吹虎啸,可这声音越发空洞。 “嗖!” 风允不动。 那曋姓之将,却因这未济之风,从风允身边冲破而去,未伤风允一丝一毫。 “巴君,此人是近圣之人,不可敌也!” “嘭!” 未济而非无力,只是力不达满,有缺也。 这缺,在此时就是不击中之意。 不中风允,而击中身后之山。 山有山之灵,此时被这曋将之凶猛所击,山岳震动,似倾倒,但也只是似乎。 人倒,山还在。 “唔…”曋将闷血一吐,竟然被自己的力量反震,晕厥过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