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九章:巽卦长风不绝 (第3/3页)
d='gc2' class='gcontent2'> 承诺。 闻此言,庸国君只觉风允天真,他只是哈笑,并不答话。 风允心知肚明,但不急一时。 而巴国…… 巴国很快就将巴相印送来,与此还有廪君之尸的情况。 廪君的传承确实被巫一拓印盗走! 巴国由此告令,巴国与百越,永不来往。 还欲以此事先百越索要赔偿。 对此,风允无奈,因为巫一还将廪君传承给了他一份。 “先将战事解决吧。” 风允将一月后大寒降临的书信,以冶鸟四飞为告,诉与四国之人听。 自己只身徒步,前往大巴山脉,巴庸交界之处。 巽卦。 风允只知皮毛。 但在亲身置入冷冽,四周皆风的山涧之中时。 风允悟道于风。 通灵于风。 化身于风。 在此中,又行渐卦,下山上风,随着爬大巴山脉,循序渐进。 自己身上的势,融合巴庸两国国运,愈发高涨。 近圣之基,因为气运,跨越。 半圣……亚圣…… 天地轰鸣! 半圣已是数百年不见。 何况是亚圣乎? 西南四国,皆望。 风允徒步大巴山而登顶。 似旭日东升。 随着冶鸟传信,风允的声音响彻四周。 大寒将至,人族冬藏,方为生养之道。 “冬养?” 撒骂王高骑巨牛,大笑:“咱们可不是憨熊懒蛇,冬藏……冬天,可是猎人狩猎的好时候,你们藏了,咱们才好猎!” “呼!” 寒风吹袭。 “咳咳咳…”被风灌入口中,呛得咳嗽不已的撒骂王,大骂不已。 “什么东西,都给上,抓紧攻破庸国,咱们可就多了一大块山头可以狩猎了!” 如此场景,也在蜀国。 寒风方起,些许寒冷怎能让这群充满野心的人,退却? 炭烤在帐。 受冷的首先是国中庶民,之后是巡逻的甲兵,最后才是这些掌权者。 风允冶鸟要通知的也是庶民,而不是此时的两位王。 …… 小雪……大雪……立冬! 大巴山之顶,风允身影单薄。 他高举青枝,一月来,他以两国之运,加持自身,达亚圣之境。 此番以《周易》之巽卦,长风不绝之术,唤天地冰寒,翻越大巴山,入南地…… 寒雾卷席,放眼望去,一片寒流云海,在他的脚底,已经结满了冰霜。 山脉万山,满是冰雪。 从未有过的大寒之境。 整个巴蜀盆地,以及大巴山,巫山等等山脉,都一片风霜。 甚至是那长江之水,都有了结冰之态。 而有着风允提前的御寒之言,庶民们砍伐山木,倒能度冬。 至于各国甲兵中,蜀、夜郎为攻,巴、庸为守。 守者不动,围火而暖,有着身后国民们砍伐运来的柴火,他们自然能全力警戒。 攻者在野,冰天雪地,他们身后是刚打下的山野,庶民慌乱,甲兵不熟,如何比得过对面的后勤呢? “总算是退兵了。” 蜀国是最先支撑不住的国家,其已经得利,自然有退意。 巴国将帅在巴中之地,逐渐将蜀国大军逼退到阆中,对峙扎营,以河为界,暂时安稳下来。 待到明年时,是否能战,大概是不能了。 巴蜀交恶这么多年,强强对峙,此番也是蜀国得了巴国的军布图,才能得利,一个冬日后,军布图之利自然不存。 果不其然。 在退军不久,蜀王下令,封其弟-杜葭萌为苴王,划东之阆中至西之梓潼,南之充地至北之剑元为国,称苴国。 以弟为隔,这蜀王将大块的土地让了出去,不过这些地方都是贫瘠,或者新得之地,难以管理,看似大,在蜀王心中,却不及蜀都万分之一。 至于夜郎与庸国—— “不好,长江结冰,夜郎撒骂王就亲率前来!” 长江,这是庸国阻截夜郎的险峻,退守此地,是庸国最后的底线。 本以为寒风能使夜郎退去,但…… “报,撒骂王携夜郎数百人坠冰,我军司马下令射之,长江殷红一片!” “什么!”庸君大喜。 天寒地冻,撒骂王是异人,但射箭的庸国司马也是异人啊。 “哈哈,寡人还说风子过于良善了,夜郎撒骂王违背与风子之约定,对我庸国发兵,本就不义不德,告知夜郎人大寒将临作何!” “却见这撒骂王自作自受,是国运不支了啊,其不死,也是丢了半条命。” “哈哈,无德啊无德,该死之徒也!” “来人,这个冬日,给大伙吃些好的,明年开春,我们攻夜郎,将失去的群山,都夺回来,让夜郎人看看,我庸国可是真的好欺!” “诺!” 冬藏。 这大风不止,庸军可不想坠冰受寒,一时间,四国战乱,因长风不绝而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