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章:允叔天子之心 (第3/3页)
d='gc2' class='gcontent2'> 这就是大势之助。 而这样的人,在每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是不少的。 这就是人道。 “商末之时,大乱起,大势之下,多少英雄流传千古,纳入人道道天。” “如今…大周也在进行这个轮回。” 风允目光清亮,思索的却是后世春秋战国时,那些一个个印刻在人族岁月中的英雄之人。 “风子,东西收拾好了。” 蛮娃安排好马车,前来询问风允。 风允见之,颔首道:“带上我的琴,徒步去吧。” 在曾国时,风允曾得绕梁琴,是为异人异宝,可纳入青纹之中。 此时,青纹闪动,绕梁则出。 蛮娃接过,与风允一同出游。 而在这周遭,也因为风允之行而动。 等风允来至泾渭之交处,席地而坐时,周围已经隐藏了不少求学仰慕者。 “咚…” 古琴声响,风允甚少谈琴。 而看这泾渭分明,一清一浊,交融而一,似与阴阳之变有关,遂不由得有了感念。 古琴无谱,随心而奏。 这是阴阳的道理。 四周花草因为琴声而娇嫩,水波因为琴声而荡漾。 随着玄道之韵味蔓延,四周闻琴声者,如陷入风允的世界,感念道之所在,心之所往。 人心,不外乎此时,最得舒适。 “母亲,是允叔。” 褒姒带着伯服,从周宫归,却闻琴声而驻足。 伯服不由说出了允叔之称呼。 但褒姒却是大惊。 “谁教你这么叫的?” 伯服懵懂,又见褒姒如此,遂忐忑不安。 “是阿父,阿父说风子与母亲是久识,儿时有见而有交,此时我在风子那学字,自然是叫叔叔,更为亲近。” 褒姒紧蹙眉头,她不清楚,天子这是何意、 是为了说给她听的? 想起最近天子越发古怪的行径,她内心着实不安。 搂住伯服,褒姒遥遥远望,看着沉醉在道中的风允,闻声耳畔的琴声,褒姒眼中湿润。 她的心,因为琴声而动,她所想的是那吴国时光,与自己的兄长和阿父,即使在异国他乡,受尽鄙夷,但也得之自在,安然自乐。 没有归褒国后,入大周为妃这般……拘束,不敢再思未来。 “母亲,伱怎么了?”伯服看不见自己母亲的眼神,但是母子连心,他能感觉到母亲的无助。 “伯服……”褒姒靠在伯服耳边,轻声道:“乖,咱们不去当什么太子,平安顺遂,粗衣简食就好。” 伯服不懂,但是依照母亲的话点头。 褒姒抿唇,却是不敢再说。 因为这简单的话,或许是奢望难求。 “天子,您真的爱伯服吗?”褒姒轻声,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若有若无,自言自语道。 “咚…”琴音终止,琴声却在林间树梢缠绕,悠久不绝。 四周之人,皆惋叹,余音绕梁,难以忘怀也。 而因这声琴音而惊醒的褒姒,突然感觉道一道目光注视。 是天子。 天子也在闻风子琴声。 褒姒不敢怠慢,紧忙带伯服前去。 “天子…” “嗯,今日去你那,我与伯服说一说这风子琴声,之后若是伯服为天子,倒可请风子教琴乐……” 褒姒抿唇,斗胆拒之:“天子说笑,王后有嫡,何须伯服来任。” 天子却笑。 “凤鸟问德,自出结果,伯服与宜臼皆有可能……唉,申国是好,大国能支撑宜臼成长,但是你褒国,也不错啊。” 褒姒心头一寒,可见天子淡笑,却也只能颜笑相随,携手天子而离。 但心中复杂难以言喻。 天子这是告诉她,要接近风允,为伯服造势? 所谓申国是好,大国,支撑宜臼成长……不就是天子在忌惮申国,不满申国对天子子嗣的插手? 而褒国也不错…… 褒国,得楚国承诺,养之五十载,半国之人。 但这是背离天子之令的所得。 天子对褒国,也有不满,这是以褒国为挟,让她屈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